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车辆回收 车辆回收

二手车金融市场趋势研究_二手车市场汽车金融

tamoadmin 2024-07-21 人已围观

简介1.可以说说二手车市场的机遇和挑战吗?2.汽车金融保险行业前景3.目前中国的汽车金融市场前景如何,有没有哪些好的发展机会4.国内汽车金融的现状和前景是怎样的12月13日,针对网友提出的二手车交易混乱的问题,商务部回复表示,院相关部门将继续做好二手车流通领域的“放管服”改革,修订包括《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在内的立法规章,完善二手车流通管理。此消息发布后,行业内引发广泛讨论。有业内人士判断,《二手车流

1.可以说说二手车市场的机遇和挑战吗?

2.汽车金融保险行业前景

3.目前中国的汽车金融市场前景如何,有没有哪些好的发展机会

4.国内汽车金融的现状和前景是怎样的

二手车金融市场趋势研究_二手车市场汽车金融

12月13日,针对网友提出的二手车交易混乱的问题,商务部回复表示,院相关部门将继续做好二手车流通领域的“放管服”改革,修订包括《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在内的立法规章,完善二手车流通管理。此消息发布后,行业内引发广泛讨论。有业内人士判断,《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的修订,旨在解决行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将进一步促进我国二手车市场的繁荣。

实际上,二手车市场规模的扩大,不仅需要政策的支持,也需要各类资本和金融手段的助力。日前,在2020(第五届)中国汽车金融行业北京峰会上,来自行业内的专家、企业代表就“如何提高汽车金融在二手车市场的渗透率”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度讨论。

* 交易主体更加集中

今年3月31日,为促进汽车消费,院常务会议确定对二手车经销企业销售旧车,从5月1日至2023年底按销售额0.5%征收增值税。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二手车按0.5%的标准增收增值税,将有效地推动二手车的流通,促进新车置换,对拉动车市的结构性增长作用突出。

该政策正式实施后,有消息称今年年内国家还会出台系列促进二手车流通的政策。日前,有自称二手车交易市场经营者的网友留言表示:目前二手车交易混乱,《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已不能满足二手车市场的管理要求。对此,商务部明确回复称,二手车流通管理涉及商务、公安、生态环境、税务、市场监管等多个部门、多部法律法规。下一步,院相关部门将继续做好二手车流通领域的“放管服”改革,修订包括《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在内的立法规章,完善二手车流通管理,规范二手车经营秩序,促进二手车自由流通,便利二手车交易,繁荣二手车市场。

此前商务部就曾释放消息表示,将进一步推动落实取消二手车限迁的政策,促进二手车自由流通;同时会落实好二手车经销增值税的优惠政策,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等。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表示,此前二手车市场的经营主体比较分散、规模小、不透明,个人交易占比较大。推动减税后,会给整个二手车行业带来巨大的变化,即推动了二手车交易主体的变化,使得交易主体更加集中,可促进行业规模的做大做强。

“二手车与汽车金融密切相关,减税之后对于推动汽车金融业务的渗透也会很有帮助。”郎学红认为,二手车增值税的下调,可以促进汽车金融成本的降低,相关的企业也会更愿意将二手车业务变成其利润中心。

* 汽车金融渗透率有望提升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1月全国累计完成交易二手车1263.35万辆,累计同比下降4.55%,降幅较1-10月进一步收窄。交易金额为8317.59亿元,累计交易额同比下降6.5%。

其中,11月,全国二手车交易量为157.38万辆,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3.74个百分点。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分析称,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仅5月份二手车交易量较去年同期略有增长,进入第三季度全国交易量由降转升,市场活力已不断增强。记者注意到,尽管疫情对整个汽车行业带来较大冲击,但二手车的交易并未停滞,甚至成为了部分公司的新增长点。例如,广汇汽车(6002)就曾公告过可转债方案,拟投6.00亿元用于二手车网点建设,以推动二手车业务成为公司营业收入的新增长点。

平安银行汽车消费金融中心副总裁徐增武也表示,在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平安银行涉及到二手车领域的业务份额明显提升,这充分证明国内的二手车市场还有很大的空间。同时,在交易量持续增长的过程中,汽车金融的渗透率也有所提升。在他看来,汽车金融工具的介入,更多的还是要为二手车交易过程中各个参与者提供便利性,去解决他们的核心痛点问题。

罗兰贝格执行总监赵雯婷表示,随着二手车交易量和二手车本身单价和质量的提升,未来会有更多的金融需求待开发。她公布了一组由罗兰贝格统计的数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美国、德国、法国的汽车金融渗透率均达70%,而中国新车总体金融渗透率为43%,二手车为28%。由于二手车估值困难且客户征信情况相对偏弱,因此融资租赁在二手车金融市场的占比更高。赵雯婷认为,随着对二手车市场监管力度的强化,国内二手车市场的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相应的二手车的金融渗透率也会有所提高。对于汽车金融公司而言,应该更好地设计自身的产品以及做好风控,以迎来高增长潜力的二手车市场。

近日,在2021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预测峰会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公布了一项预测,预测显示,2021年我国二手车交易量有望达到1700万辆,增幅在15%左右。郎学红认为,在二手车市场交易规模持续上涨的情况下,汽车金融可以作为拉动汽车消费的一大引擎。但汽车金融的渗透,与我国的整体货币政策有关,会随之进行宽松和收紧,建议企业在把握市场机遇的同时,也要尽力地规避风险,做好平衡。

文章来源:人民网汽车

可以说说二手车市场的机遇和挑战吗?

1、汽车保有量继续加大,二手车市场水涨船高

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经积累到一个巨大的基数,为二手车市场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年度公报数据显示,2019年末,全国汽车保有量为2.54亿辆(民用汽车保有量26150万辆减去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762万辆),这是一个很大的基数,保有量仅比美国少了2000多万辆,而二手车交易量却少了2500万辆。当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保有量析出率短时很难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这恰恰又说明了我国二手车市场具有巨大的成长潜力。

2、二手车生态圈逐渐形成 我们观察到,应市场的需求,一些围绕车源分销的企业开始出现,并取得了快速发展。他们的运营模式是从租赁公司、金融公司以及出行公司集中收购,再向与之有密切合作的众多二手车经销商分发,并通过整备、供应链金融等方法获得经济利益。此外,针对二手车源大量散落在个体消费者手中,获取这些零散车源成本高等不易解决的问题,也有一批企业通过电商服务模式,开展了C2B业务,发展也很快。当然,传统的B2B电商平台也在加固已有的业务,成为二手车源的集成商。二手车的产业链正在逐渐形成专业收购商-拍卖批发商-零售商的产业链条。

3、从市场运行形态上看 显现提速特征 如前述,2019年二手车市场从9月份开始发力,交易量增长连续超7%,这种态势如果继续的话,有望在2020年恢复活力。但由于2020年1月份有春节长,有效工作时间缩短,会影响到二手车交易。更为严重的因素还是突发的疫情,令二手车市场停摆,2月份集中抗疫,大部分企业没有恢复正常工作,交易数据会很难看。即使3月份疫情得到控制,二手车市场秩序也会有一个逐渐恢复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2020年一季度的二手车交易量有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负增长,预计会下滑40%左右。但市场恢复后将会在下半年一个回补的过程,全年总体增长应该不会有太大悬念。如果没有疫情的突发因素,二手车市场运行图已经呈现出提速的特征。

4、二手车出口从探索到实践还将有一个过程

2019年4月,商务部联合公安部、海关总署联合下发了《关于支持在条件成熟地区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的通知》,北京、天津、上海等首批10个省市开展了二手车出口业务试点。7月8日电商平台优信集团全国二手车出口第一单发往波兰,拉开了二手车出口的序幕,全国约40个试点企业陆续组织车源发往一带一路各国。虽然2019年全年出口数量并不大,但意义深远。

5、行业继续强化二手车交易透明

业内的朋友们可能关注到了,每一个汽车品牌,每一个电商平台或者某个想做品牌的二手车经销商,以及第三方的鉴定评估机构都在宣传自己有多少多少项检测,很多机构以检测项目多为卖点,更离谱的是最多的一个检测评估机构打出了1058项检测,成为业内的笑话。为此,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协调业院校教授、业内专家以及第三方检测机构、电商平台等组成了二手车鉴定评估标准工作组,以国家标准《二手车鉴定评估规范》为蓝本,研究出贴合市场需要、行业共同使用的标准化检测评估报告,供全行业使用,以形成二手车市场的“普通话”。同时,由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推动的二手车质量检测——“行”认证,也在全图普及之中,目的是透明交易,为广大消费者买卖二手车提供了放心环境。

6、二手车政策环境有望好转

对于二手车增值税改革的推进,虽然进展缓慢但不是没有希望。大家知道,增值税立法工作正在进行之中,二手车目前一直被当作资产来管理,而未列入商品序列。在第二部分提及建立二手车临时登记制度问题时,也提到了在二手车出口登记已经开始了试行,有望在二手车交易登记中推广实施。如果按照二手出口登记思路,对于进入流通环节的二手车登记为商品流通的话,自然就有了商品属性,二手车增值税改革问题也会随着增值税立法的进程,纳入到普通商品的纳税序列。当然这还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总之,2020年困扰行业多年的“三座大山”有望出现转机,二手车市场政策环境得到改观。

7、新能源二手车也受到社会高度关注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19年12月保值率数据,新能源汽车3年保值率平均35%左右,而普通汽车的保值率一般在60%以上,丰田、本田甚至超过了70%。再就是新能源车如何检测、如何评估,由于没有一个可遵循的标准,让从事新能源二手车的企业只能蒙着收车、卖车。因此,新能源二手车的问题也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造成了很大障碍。为了解决新能源二手车流通中的难题,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组织科研机构的专家、新能源研发、生产、销售、二手车以及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等相关人员,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组织开发出了团体标准《电动乘用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指导一线企业的二手车经营。该规范从车身、电池、电机、电控等部分,对新能源二手车的质量状况检测方法,估值模型等都有了较详细的规定,预计2020年上半年能够发布实施。

汽车金融保险行业前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二手车质量可靠性的成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选择进入二手车市场。消费者的不断增加,也吸引更多的卖家进入二手车市场,随着二手车市场的不断扩大,该市场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市场服务功能日益提升,发挥了主渠道作用。

二手车交易市场已成为我国二手车交易的集散中心,流通主渠道、价格发现和形成作用日益明显,同时,在升级改造等政策引导和市场发展推动下,二手车交易市场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创新经营理念,服务意识明显增强。 相关设施设备不断完备,鉴定评估、转移登记、金融、保险等服务功能得到拓展,为消费者提供通畅便捷的一站式服务。

(二)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激发了市场活力。

近年来,二

手车参与主体除了以个人为主外,二手车鉴定评估机构、拍卖企业、二手车经销企业、经纪企业等业务主体的介入,使得二手车交易的参与主体发生了多元化,同时,品牌二手车经销、置换、拍卖、二手车认证服务等先进的交易模式也 断涌现并逐渐走向成熟。

(三)拍卖经销置换仍不活跃。

当前,我国二手车交易多用直接交易或通过经纪完成,通过经销商交易、置换的不

到 5% ,拍卖交易仅约占 1% 。 而日本 80% 以上二手车通过品牌经销商置换和拍卖,美国一半的二手车通过经销商置换销售。 经销、置换、拍卖等交易模式发展滞后,不利于实现规模化、品牌化经营和降低交易成本。

(四)二手车金融产品创新发展,消费者接受度与需求度逐步提高。

二手车金融是向车行和车主提供服务的,金融产品需要从他们的需求出发进行设计。随着二手车金融市场

的发展,金融机构也在逐步开发设计更加成熟、符合盈利模式的金融产品,同时,金融机构的相关人员也积极配合,拓展二手车金融服务网络,注重消费者的消费便利。

目前中国的汽车金融市场前景如何,有没有哪些好的发展机会

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未来10-15年间,汽车金融渗透率将得以提升,达30%以上,未来前景广阔。国家对汽车金融行业的支持也将加大,从政策规范方面加以引导,建立并完善我国个人信用体系,推动行业监管制度完善,扶持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壮大,必要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以满足我国汽车金融行业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汽车行业的稳定增长发展离不开金融投资支持,因此汽车金融发展前景仍向好。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国内汽车金融的现状和前景是怎样的

整体市场:步入稳定发展阶段

汽车金融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的美国,当时美国汽车厂商为促进汽车销售,通过消耗自身资金流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分期付款服务,开启了汽车信贷消费的序幕。此后,汽车金融在全球各国遍地开花,并成为发达国家汽车产业链利润最高的一环,所占比重达到24%。

相比之下,我国汽车金融市场起步较晚,直到1993年才出现分期付款购车的概念;到1998年央行出台政策鼓励汽车消费,汽车金融市场迎来爆发;2003-2004年,金融机构车贷坏账增多,车贷险赔付率走高,汽车金融市场陷入阶段性低谷;2004年后,银监会出台《汽车管理办法》,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得以规范,汽车金融市场步入稳定发展期。

从诞生到爆发式增长,再到阶段性低谷,最后到稳步发展,中国汽车金融市场已取得长足进步。近年来,在消费升级、汽车产业结构调整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汽车金融需求再次迎来快速释放,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银监会数据显示,2013-2017年,中国汽车金融业务余额复合年增长率高达29%。截至2017年末,汽车金融业务余额已达到6688亿元,同比增长28.39%;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2018年余额将增至7691亿元。

具体细分来看,汽车金融业务可分为零售、经销商库存融资、融资租赁三类。目前,零售占据主导地位,以分期付款为主,2017年零售余额达5603亿元;经销商库存融资其次,融资余额约为1025亿元;相比之下,融资租赁模式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融资租赁余额仅有60亿元。

总体来说,我国汽车金融市场已有明显提升,但与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相比,中国汽车金融市场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2017年仅有30%,而日本、德国、英国、美国汽车金融渗透率均已达60%以上,这表明中国汽车金融还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细分市场:渗透率将稳步提升

一、新车汽车金融市场

2008年以来,中国汽车销量稳步增长,到2017年已达到2888万辆。尽管进入2018年汽车消费市场陷入低迷,但累计销量仍高位运行。数据显示,2018年1-11月,全国汽车累计销量达2542万辆,同比下滑1.65%;预计全年销量或在2800万辆左右。

汽车销量的大幅增长,为汽车金融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新车汽车金融渗透率从五年前的13%提升至2017年的39%。随着汽车消费信贷普及、信用体系逐步完善,新车汽车金融渗透率预计到2022年超过50%。

在新车汽车金融市场中,是主流方式,融资租赁较少。2017年,渗透率达35%,回租、直租渗透率分别为3%、1%;预计到2022年,渗透率将提升至41%,回租、直租提升至7%、3%。

新车汽车金融市场前景可期,一方面是中国汽车消费仍有一定增长空间,2017年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仅有140辆,不及美国的六分之一、德国的四分之一。随着汽车消费市场成熟,有利于汽车金融的进一步普及。

另一方面,随着新生代消费群体崛起,对超前消费接受度更高,以金融产品购买更好的品质和配置的汽车将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选择,加上中国消费者更青睐购买新车,这无疑将推动新车汽车金融渗透率快速提升。

二、二手车汽车金融市场

近年来,国内二手车市场政策和经济环境逐渐成熟,以及二手车互联网平台的兴起,二手车市场迎来迅猛发展。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2017年,全国二手车交易量达到1240万辆,同比增长19.35%;2018年1-10月份,全国累计交易二手车1133万辆,同比增长13.02%,并未受到新车市场低迷的影响,仍保持较快增长。

二手车市场的快速膨胀,为二手车金融提供了新的发展引擎。2017年,中国二手车汽车金融市场渗透率已达到28%。随着取消限迁政策利好发酵、二手车消费接受度提升等因素影响下,二手车汽车金融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到2022年将达到37%。

与新车汽车金融市场类似,二手车汽车金融市场结构同样以为主,2017年渗透率达18%。但融资租赁发展要好于新车市场,回租渗透率已达到10%,预计到2022年,回租渗透率将提升至18%,与相当。

金融行业创业接近尾声

2018年的金融创新市场(尤指信贷),基本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场景-风控-资金」模式,新的模式几乎被探究完毕。除非有重大的数据上的突破(如金税三期数据源),否则我认为不存在模式创新后一轮轮融资走上资本化的道路。我自己听到VC圈一线的炮火声越来越小,看金融的投资经理已经供大于求。

然而,由于信贷本身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在场景和资金的BD能力,这两个能力未必能规模化赢家通吃,这就使得金融行业不具备投资的机会但具备创业的机会。

从创业而言,2018也未必是一个好的年景,监管太左,既然能将168元的水果卡定性为顶风违纪,就不会在乎为了风险而扼杀掉多如牛毛的创业公司。从具体政策上来看,主要是对资金端的压制。

今天信贷无非两种模式,要么自有放贷主体,要么给其他机构做助贷。

对于自有放贷主体的玩家而言,监管对杠杆率的限制*为致命。过去小贷公司虽然有杠杆率限制,但是通过ABS出表(可以简单理解为债权转让出去),就可规避监管。中国国情潜规则多,监管政策不能看条文,BAT的应对是更关键的指标。2017年12月18日,蚂蚁金服为重庆阿里小贷增资82亿,给整个行业带来致命的负面信号。原本重庆阿里小贷一直违规超杠杆做业务,2017年注册资本是20亿却ABS出表了数千亿的业务,早已违规。

阿里的解决方案是一边增资补足杠杆率,一边将自己放贷改为超市,让银行在背后给消费者通过二类户放贷。对于阿里这样和监管走得很近的机构,尚有沟通的余地,大部分小公司,一旦政策落实下来,可能会因为杠杆率被一帮子打死。

助贷模式也并非一帆风顺,银监发〔2018〕4号是*大的痛。第九条:

违规接受未取得融资担保业务经营许可证的第三方机构提供担保、增信服务以及兜底承诺等变相增信服务。

讲的是,过去往往助贷公司负责获客和风控,银行负责资金。因为前端风控很大程度上是助贷公司做的,所以助贷公司要给银行做担保,银行也更愿意和强担保能力的渠道开展合作,比如万达小贷、360金融、京东金融、小米……

这件事造成的问题就是,银行把风险放在资产负债表外了,某银行从08年做汽车金融至今,未出现一笔坏账,但下属助贷公司实际上承担了大量风险,不爆则已,一旦爆发就是大问题。因此监管要求,如果一家公司要给银行做助贷加增信,要么是融资性担保公司,要么是保险公司。然而前者受到10倍杠杆率限制,后者牌照极难拿。

汽车金融是信贷行业仅剩的创业机会

今天信贷创业要选什么方向,归结了两点:

信贷行业从未出现赛道都赔钱,只有某公司赚钱的情况,更多还是同赔同赚,因此要选择赚钱的赛道。

不要烧钱或者负现金流,*后期望通过资本化变现,很难实现;应当做一家一开始就盈利或者正现金流的公司,即便靠分红也能变现。

汽车金融行业完美的符合了这两点:

其一,由于市场处于金融供不应求,渗透率快速提升的阶段,市场利率水平还很高,所有万家利润都非常丰厚。以银行担保系的公司为例,经营得好的,现金流大赚,利润表小赚;经营得不好的,现金流小赚,利润表打平,自己的小金库还贪污一笔钱,总体还是大赚。

其二,汽车金融行业如果通过助贷模式砍3年的头息,会有非常好的现金流。3年期的二手车分期,基本上可以砍头息11%,扣除运营成本和费用,剩下5%问题不大。即便通过融资租赁模式,也有办法把大部分收益前置。

二手车消费贷是汽车金融的先锋队

上图是我归纳的汽车金融的机会分布。简单讲,今天汽车金融行业要么自己做交易场景,要么给交易场景做资金批发。理论上自己做交易场景是*好的,但是:二手车因为收车定价需要老板做,历来小而散;新车4S店长期经营状况并不好,新玩家如果没有明显竞争优势,很难逆转行业的整体颓势。

资金批发中,车抵贷格局完成了,不是个大市场;车商贷本质上是给高杠杆的小微贸易企业放贷,大方向就是不赚钱的;消费贷中新车机会归巨头;二手车消费贷利润高,而且创业公司有机会。

每一个参与汽车金融的玩家,无论从何种赛道切入,都应致力于舔到二手车消费贷这块奶油。以下主要为对二手车消费贷的分析。

消费端利率下行,提出精细化运营要求

2018年市场*大的变化,我认为既不是某些银行的资金政策(因为好资产总有人要),也不是某些浩浩汤汤的汽车新零售(因为想做好太难了),而是大资本进入带来的消费者端利率大幅下降。

以某行卡分期公司在浙江做二手车分期展业为例,利率大约是担保公司收取10%的服务费。之后用户向银行按「本金=额*(1+10%)」偿还,3年等额本息,银行3年共收利息9%,折合年化5.8%。银行利息部分我们不管,金融公司收到手上的砍头息就是11%,包含了运营成本、风险成本、公司利润。

对于运营的不好的公司,运营成本6%,风险成本4%,实际上利润已经是0了。之所以它们仍赚得盆满钵满,原因如下:

西北等偏远地区服务费可达18%,全国平均可达14%,相比于浙江地区,多了4%的净利。

4%坏账为Vintage峰值,但时间上是滞后的,故没有在现金流上体现。

但这两个盈利手段都站不住脚。*个,偏远地区的高息本质上是金融供给不足的结果,但是在如今汽车金融大红大紫的背景下,这个窗口期也就1年时间。第二个,坏账虽然滞后但还是要显露出来的,对于一个正常的经营者,只赚现金流不赚利润表似乎也没什么意义。

挑战的背后是机遇,精耕细作的公司可以抢占粗放经营公司的市场空间。

所谓「大数据风控」

任何技术传到中国都会被神话,每一家放贷公司都不得不装自己拥有大数据风控技术,来面对资金端的质疑。说者不明白,听者也未必明白,但是似乎挂上了高科技,能解释一些不能用常理解释的坏账率,于是皆大欢喜。

实际上,大数据风控更多的就是回归分析,根据大量的历史数据,系统统计出:这些特点的人不还款,这些特点的人还款。

至于其中需要使用到的服务器技术和数学模型,我们这些技术白痴没必要关心。

根据大数据风控本身的特点,很容易判断,什么类型的可以使用大数据风控:

大量的案例,不仅包括用户提交的变量,而且要有对应的还款情况。因此现金贷这样大量案例的易于做大数据风控,而房抵贷这种期限长金额高的,很难做大数据风控。

需要获取到真实数据,如果获取的数据可以被包装,大数据风控就完全没有用武之地。

让我们把汽车金融的风险做一下拆分,看看哪里有大数据风控的机会,大体风险分三类:

真实购车用户违约,大约Vintage坏账在1%,相比于3C和医美分期,买车(豪车除外)的消费行为本身已经筛选出有一定资信的用户。

车抵贷包装成消费贷的单,即车的买方和卖方都是一起的人,通过消费贷的方式借到了相当于车抵贷的钱。由于后续会慢慢还款,单短期看不出坏账,但后患无穷。车抵贷用户本身资质差,借来的现金多半是生意周转或还外债,市场上车抵贷的年化利率都在40%以上,消费贷给消费者的年化利率不到20%,中间的差额就是公司的损失。从另一个角度看,虽然做得好的车抵贷公司催回后坏账率可达5%以下,但展期率(另一个角度就是逾期率)却可能高达20%,消费贷公司往往不具备强催收能力,这个问题就会尤其显著。

纯粹,消费贷购车后将车二抵或者黑车卖掉,一般还款1期以后就再也不还。由于首付比例高,且卖黑车有折价,通过这个方式骗得的金额并不高,而手续却极其繁琐。可以认为,一般不会有人准备一套手续仅为了骗一辆车,多半是车商拉一堆白户骗走金融公司大批量,作案时期可能在数周到一个月。

*种风险是我们可以接受的,由于市场大环境好,不需要太担心,反而是做了风控容易提高拒单率,得不偿失。

第二种风险是*不能接受的,是容易被很多汽车金融公司总部忽视的。而第二种风险的发生,一定是车商和业务员的一致配合,车商必然知道买家和卖家是一起的,多半情况业务员也会知道,因为需要包装材料并做高评估价。在第二种风险中,大数据风控完全无效,因为传到总部录入系统的数根本就是的。今天大部分汽车金融公司处理此事的做法是高压线的管理政策,有的直接开除,更有甚者直接让作恶员工吃牢饭。

第三种风险是整体性的风险,不出事则已,一出事可能就是总AUM的2-5%的坏账。由于利益太大,可以骗一票后出国永不回来,对员工高压线的做法也已经不管用了。今天大部分汽车金融公司处理此事就两个方法,一个是总部电核,一个是巡查制度。

讨论一下大数据风控的应用:*个风险可以用大数据风控,但没啥效益。第二个风险都是资料,根本没法用大数据风控。第三个风险中,大数据风控可以发现一些单子的聚类,从而给出警告,通知人工核查。但这也属于屠龙之术,出事情之前没人能觉察到效果,也没人会重视。

总结一下,大数据风控*的作用是识别批量的单子,但没什么值得神话的。线下放贷的生意,一线的炮火声只有业务员听见,把人管好才是根本。

三种模式:直营、区域代理、商户代理

理论上,和任何消费分期市场一样,二手车分期应该也有三种模式:

直营:自己的业务员在二手车门店蹲着等单子。

区域代理:区域加盟商负责养业务员并且承担风险。

商户代理:二手车商作为代理,给自己的客户附加金融产品,并直接给金融公司总部推单子。

到底哪种方法好,大家一直争论不休。

直营是*原始也是*靠谱的模式,*的缺点就是扩张慢,一旦扩张快就管理事故。

区域代理解决了扩张速度的问题,但由于区域代理的收入取决于业务量,区域代理天然就有放宽风控甚至帮助包装材料的倾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很多金融公司要求区域代理连带担保,但是代理商实际不具备相匹配的主体资信,*后的结局就是,一旦不小心出了风险,代理商只能不断扩大业务量搏一把,*后不得不跑路。

商户代理貌似比区域代理好一些,商户本身了解业务场景,也具备主体资信可以提供担保。

直营和区域代理相比,毫无疑问,直营更好。但今天二手车消费金融市场做全国展业的公司,没有真正做直营的,直营因为扩张速度的原因顶多做到2-3个省份。大量号称直营的,实则区域代理。这两者本无优劣,无非数量与质量的权衡问题。我相信,小而美的区域性直营公司,大而全的全国区域代理公司,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存。

商户代理模式就有更多可探讨的空间,参考*为成熟的3C分期市场的经验,*大的两家,捷信和买单侠是直营模式。闪银是区域代理模式,是因为当时希望快速占领市场的权益之计,选择的代理商并不要求行业背景,而清一色是当地有水电站、大型超市等产业的老板,主要考虑到代理商的担保能力。在3C分期领域,商户代理模式从来没有成功过,基本以商户骗贷告终。

3C分期中商户代理不可行,对比二手车分期是否也不可行呢,有几个情况差别:

3C市场,风险都集中在用户的还款能力;而二手车市场,风险都是欺诈问题,如果商户配合,可以有效降低二手车分期的风险。

3C市场,都是连锁店面,每个单独店面的员工不具备风控能力;而二手车市场,都是老板常驻一家核心店面,具备风控执行能力。

3C市场,金融收入只占总商户总收入很小比例,商户没有动力管理金融业务;而二手车市场,金融收入占比极高,每一个老板都有兴趣参与金融业务。

总结一下:

从业务扩张速度看,区域代理>商户代理>直营。在2018年,业务扩张速度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从风控水平看,直营>区域代理=商户代理。值得一提的是,第二种客户骗贷的风险,商户代理模式或许可以完全杜绝;但对于第三种整体跑路风险,因为商户代理模式给了商户更大的权限,很容易在商户代理模式下出现。

资金从哪里来

今天二手车消费贷公司获取资金主要是银行担保系(助贷)和融资租赁两大模式,具体产业链结构可以见我下图的总结。

一条路是助贷,即银行担保系准入。缺点是资金不稳定,优点是高杠杆率且砍头息。CEO清一色60后和70后,没有80后的。大公司和小公司拿资金的能力不会有特别大的差距,我认为担保系的大公司不应该享受超额溢价。

另一条路是自己放款,理论上可以有融资租赁、保理、小贷、消金等牌照,但由于融资租赁可以占有物权方便催收,且牌照便宜,所以融资租赁成为主流模式。融资租赁先放款,形成资产包后再转让给资金方。优点是鲁棒性更强,不依托任一资金方,而是打包成现金流资产后,可以卖给任何机构。但资金方实际上还是无法看清资产包内的资产,缺点是依然要依靠资产端主体资信来决定融资能力。

曾和一个CEO聊起,什么事情都能靠BD,只有找资金不能靠BD。看的案子越多,这句话我越认同,找资金这件事,不是新经济,而是旧经济,是传统金融。如同某知名汽车金融公司,CEO原本主机厂金融高管出身,一开始做银行助贷,再抱大腿联合成立融资租赁,*通过几轮股权融资,让公司真正具备了主体资信。在做汽车金融早期投资的时候,我们应当致力于发现具备这样潜质的CEO,并给予超额溢价。

车源问题

上面讲的都是资金批发中风控、展业、资金的细节,除此以外,很多人在思考,是否有资金批发以外的方式和车商建立关系?大约探索了如下模式:

SaaS:属于附加物,工具类产品的竞争壁垒是有限的。

保险:属于另一摊生意,不同保险经代在不同时间能拿到不同价格提供给渠道方,有比价和出单平台的机会。车险本身已经是没有利润的生意,除非保险公司违规变相补贴,否则很难有玩家在这个领域具备规模化竞争优势。

车史数据:可以帮助车商提供检车的,有一定价值,但是车商不会为单笔查询付太多钱。

估价数据:用途比较有限,定价是车商的核心能力,估价数据更多的是用于参考,基本低于实际成交价。

销售:小城市的二手车是如何成交的?首先,二手车市场是一个卖方市场,掌握了优质车源的车商是强势方。其次,车商和「拼缝的」(拉客户给车商的中介)一起,一方面找熟人关系杀熟,一方面在58赶集和当地论坛刷帖子,希望碰到肥羊。一般一个车商一个月也就成交2-3台车,都是强销售和信息不透明的路数。为二手车商提供的销售服务无法做到闭环,仅能起导流作用。然而,正如访谈的某车商所说「老子有一辆奔驰在手,城里想买二手奔驰的,无论找到哪个车商都会带到我这里。本来就是我的客户,有没有XX平台都会到我们市场里来。」

车源:非常重要的手段,车源是车商的核心生产资料,谁控制了车源,谁就控制了车商。大部分汽车金融行业的投资人和创业者都认为,车源是颠覆行业的关键。

现有二手车源是怎么来的呢?90%以上都是4S店的置换车。一个车主需要将车子出手,多半是要换新车,于是去4S店买新车的时候,4S店就会找到当地二手车商过来定价收车,车商再返给4S店工作人员一定的好处费。

如何提高车源效率?一个方法是创新性地拿到车源,一个方法是提高车商串货效率。

先讲拿车源问题,需要考虑的两个关键要素分别是「流量」和「定价」。

流量上,从消费者有卖车需求开始,到接触4S店被收车,中间的时间很短,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切入消费者。显然互联网营销是不管用的,因为命中率太低。通过做4S店导流,顺便抓取精准流量,是一个方法,难点在于4S店导流本身是个亏钱买卖,没人做好。和4S店集团合作统一收车,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但如果无法做大蛋糕,仅仅是将员工的灰色收入变为4S店集团的收入,还不如直接让4S店做全员降薪,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定价上,由于「一车一况」,任何数据化的定价方案都只能确定参考价,一旦涉及人来主观定价,委托给任何人都存在权利寻租空间。现有*成熟的方案是优信拍,集中车源在一个场地,买家线下看车线上竞拍,来解决定价问题。但很多时候,优信拍无法做到交易闭环,车商让用户在优信拍上定价后,提高一点儿价格在场外完成交易。

车商串货问题,彼此相识的车商可以直接微信达成交易,互联网改造这个场景的核心在建立车商信用体系。譬如某些城市车管所建立的当地二手车商联盟(商会),先通过担保制度和邀请制度做好车商准入,再建立一系列的信息发布规范,对于不遵守者进行惩罚,久而久之,建立起各车商的信用体系,大大降低了交易的摩擦成本。

综上,汽车新零售是二手车车源端改革的机会,车商联盟是解决车商串货问题的有效手段。

结论

今天二手车消费贷公司获取资金主要是银行担保系(助贷)和融资租赁两大模式,具体产业链结构可以见我下图的总结。

总结前述内容的观点如下:

1.受限于监管和降杠杆周期,金融行业的创业接近尾声

2.但汽车金融仍然处于金融渗透率提升的阶段,至少还有2-3家上市公司的机会

3.二手车消费贷是汽车金融中*肥的肉

4.消费端利率下行,精耕细作的公司可以抢占粗放经营公司的市场

5.大数据风控效果有限,历经时间打磨出来的管理半径是风控核心

6.直营小而美,区域代理大而松,号称全国直营的,大部分都还是区域代理

7.相比区域代理,商户代理可以防止单,但是容易整体跑路,并非好模式

8.资金端能力要靠老板背景,具备强资金能力老板的早期公司是投资洼地

9.汽车新零售是二手车车源端改革的机会,车商联盟是解决车商串货问题的有效手段

文章标签: # 二手车 # 汽车 # 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