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保值车型 保值车型

东莞二手车比亚迪,东莞二手车比亚迪3

tamoadmin 2024-06-30 人已围观

简介1.50万以内,什么车动力最好?2.故意撞上变道加塞车辆,还是对方全责吗?3.“全国统一大市场”背后的大思考4.沃尔沃的SUV在成都生产?5.用车成本对比,纯电动车和燃油车谁更省钱?6.大亚湾哪里的房子比较好,自己住的7.中国液晶显示器的发展史8.到底是吉利汽车的质量好还是奇瑞的好?新能源汽车下乡“风起”今年以来,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下乡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广阔的下沉市场正成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1.50万以内,什么车动力最好?

2.故意撞上变道加塞车辆,还是对方全责吗?

3.“全国统一大市场”背后的大思考

4.沃尔沃的SUV在成都生产?

5.用车成本对比,纯电动车和燃油车谁更省钱?

6.大亚湾哪里的房子比较好,自己住的

7.中国液晶显示器的发展史

8.到底是吉利汽车的质量好还是奇瑞的好?

东莞二手车比亚迪,东莞二手车比亚迪3

新能源汽车下乡“风起”

今年以来,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下乡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广阔的下沉市场正成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着力点。同时,多家上市公司加快布局,如广汽埃安与中石油达成战略合作,竞逐新蓝海,全面发力新能源汽车下乡。

支持政策频出

“2020年-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下乡在10省(市)开展18站启动活动,累计发布6批近200款下乡车型。”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介绍。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我国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总保有量相对较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经济实用车型供给不足、销售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

围绕新能源汽车下乡的众多“短板”问题,今年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目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聚焦制约新能源汽车下乡的瓶颈问题,在创新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模式、支持农村地区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强化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宣传服务管理等三个方面,提出了11项具体举措。通过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优化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环境,着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不断释放农村地区消费潜力,引导农村地区居民绿色出行,从而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其中提到,丰富新能源汽车供应,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针对农村地区消费者特点,通过差异化策略优化配置,开发更多经济实用的车型,特别是新能源载货微面、微卡、轻卡等产品。与此同时,鼓励企业面向农村地区市场提供优质新能源二手车。

不久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农村新能源汽车市场空间广阔,要引导企业下沉销售服务网络,鼓励高职院校面向农村培养维保技术人员,满足不断增长的新能源汽车维修保养需求。要进一步优化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的政策,鼓励企业丰富新能源汽车供应,同时加强安全监管,促进农村新能源汽车市场健康发展。

市场空间广阔

在政策大力支持的背后,新能源汽车下沉市场正呈现出广阔的前景。

“工信部等部门已连续三年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引导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下沉。从2020年下半年、2021年、2022年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消费看,销量同比分别增长80%、169%、87%,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孟玮表示。

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在“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举行的三年内,带动新能源下乡车型累计销售410多万辆。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新能源车市场与传统燃油车市场的重大差别在于纯电动车市场目前在小城市、县乡市场的普及度仍然较低。未来,随着整体市场结构的逐步改善,推动整个公共交通不便的县乡市场实现新能源车普及是重大的市场机会,也是巨大的蓝海。

《中国农村地区电动汽车出行研究》预计,到2030年,中国农村地区汽车千人保有量将近160辆,总保有量超7000万辆。未来如果能满足农村居民的机动化出行需求,将会撬动一个5000亿元规模的汽车市场。

多家车企加快布局,发力新能源汽车下乡。近期奇瑞新能源推出“QQ冰淇淋下乡1000元/台补贴”的购车优惠政策。据悉,比亚迪、零跑等也在积极部署相关工作,助推新能源汽车下乡。

除推出适宜车型及加大优惠力度外,也有部分车企聚焦农村地区补能体系建设。

广汽埃安近日宣布,由广汽集团和广汽埃安联合控股的广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石油广东销售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就充换电站能源生态建设、汽车销售及相关增值服务开展合作。

根据战略合作协议,广汽埃安与中国石油广东销售公司将全面发力新能源下乡,“慢充为主,快慢结合”,加快乡镇补电网络布局。双方合作具体采用三步走模式:第一步,采取共同投资模式,在广州共同建设充换电场站;第二步,通过先期项目合作,带动双方整体合作,并将该模式复制,向全国推广;第三步,深化合资合作,共同搭建高质量能源补给体系。

东莞证券表示,当前我国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总保有量较低,市场空间广阔。完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

50万以内,什么车动力最好?

导语/INTRODUCTION一般敞篷车给大家的印象都是风驰电掣、价格不菲、土豪们的标配,但现如今敞篷车20万以下的也有不少,你知道20万左右敞篷车有哪些么?本文就为大家带来了二十万敞篷车排名,如smartfortwo、DS3敞篷版、比亚迪S8等等,只要20来万你也可以感受敞篷车的风速。二十万敞篷车排名排排榜关注榜投票榜01smartfortwo>>7886002菲亚特500>>7740003DS3敞篷版>>709004大众甲壳虫敞篷版>>547005比亚迪S8>>2624006MGTF>>504007标致207cc>>480008起亚Shuma>>916009雪铁龙DS3>>495010宝马2系敞篷>>1530001smartfortwo>>7886002菲亚特500>>7740003比亚迪S8>>2624004宝马2系敞篷>>1530005起亚Shuma>>916006DS3敞篷版>>709007大众甲壳虫敞篷版>>547008MGTF>>504009雪铁龙DS3>>495010标致207cc>>480001菲亚特500>>7740002smartfortwo>>7886003比亚迪S8>>2624004起亚Shuma>>916005雪铁龙DS3>>495006MGTF>>504007宝马2系敞篷>>1530008大众甲壳虫敞篷版>>547009DS3敞篷版>>709010标致207cc>>4800二十万敞篷车排名,本榜单是小编主要依据了各大汽车门户网站数据(价格、车型)、车主综合口碑,汽车热门程度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综合整理得出。下图所示参考价格为新车指导价(来源:官网/易车,截至2017年),仅供参考。如有异议欢迎在末尾评论/批评指正。为我喜欢的投票>>

这个榜单我有更好的建议,推荐入榜/提交>>

二十万敞篷车排名1、smartfortwo查看图集smart是德国梅赛德斯-奔驰与手表巨头瑞士Swatch公司合作的产物,名称中的S代表了斯沃奇,M代表了梅赛德斯-奔驰,art意为艺术,代表了双方合作的艺术性。smartfortwo于1998年问世,一经推出便备受都市年轻人的喜爱,至今全球累计销量已超过150万辆。2015年7月30日,梅赛德斯-奔驰在杭州正式宣布推出旗下全新一代引领都市个性时尚与绿色先锋生活的全新smartfortwo,该车先期将推出两款车型,分别为灵动版以及激情版。详细>>2、菲亚特500该由注册用户"大脚走天下"提供,菲亚特500,是菲亚特在1936-1955年间生产的车型,Fiat500是最为成功的微型车、历史最为悠久的微型车,Fiat500作为微型车的奠基者,也成为后起之秀Smart和MiniCooper的超越对象和模仿对象。现款菲亚特500的车身呈可爱但坚定的气泡状,新车的车身长度为3.546米,前后轮的车轮轴距为2.3米,而1.414米的车辙长度可以提供蹲坐的姿态。在欧洲主要市场上,将准备4个车型级别、3种发动机、12款车身颜色、9个型号的车轮以及2种规格的轮胎。详细>>3、DS3敞篷版DS3敞篷版拥有DS品牌其他成功车型的所有亮点:大胆的风格选择、极致的工艺追求和一瞬即发的驾驶快感。而DS3敞篷版的最大亮点非软顶敞篷莫属。整张前脸非常几何犀利,大灯为矩阵式LED大灯,同时有一个竖状7字形的LED日间行车灯包围前脸,进气格栅采用多边形设计,中网采用蜂窝状并且熏黑处理。车身侧面,线条比较优雅,没有直来直往的肌肉感,留下的是时尚与优雅。搭载一台1.2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马力157匹,匹配8速自动变速箱,动力十足且十分省油。详细>>4、大众甲壳虫敞篷版甲壳虫发动机盖上镶嵌大众品牌LOGO,搭配下方贯穿设计的进气格栅,提升整体较强的冲击力,大灯组设计在两侧轮眉凸起上,依旧经典而时尚的圆形让人过目不忘,新甲壳虫车长4278mm、车宽1808mm、车高1486mm、轴矩2537mm。动力方面。搭载1.2T和1.4T的动力系统,扭矩的最大值为别为175Nm和250Nm,传动方面与之匹配的是7挡双离合传动器,只要肯加油,动力方面还是非常靠谱的。详细>>5、比亚迪S8比亚迪S8是一款入门级的跑车,采用前置前驱设计,0~100km/h加速需要14S。比亚迪S8吸收了大量国际流行元素,外型时尚,运动感强。比亚迪S8采用CVT变速箱,在车头增加车型立体标牌,并采用手表钥匙,真皮座椅,自动空调,并具有负离子发生器,音响系统采用DVD,6喇叭扬声器,支持GPS导航,安全性上采用前后四轮盘刹。详细>>6、MGTFMG原来是生产跑车的二战前期的车很有名气,二战过后因为延续了高端车,生产的汽车成本很高,慢慢的在市场上走了下坡路,已经被国内收购,已成了国内的品牌,但是他原来的造车工艺一直延续,是很不错的车。MGTF跑车拥有先进的中置K型发动机和后轮驱动系统,结合独立的摇臂悬挂系统,给你带来难忘的驾驶体验。详细>>7、标致207cc标致20X系列一直都有推出敞篷款,只是敞篷的类型随着技术进步发生了一些变化,从201、202、203、204到205都使用软顶,直到206转用硬顶敞篷。性能更优异的硬顶打造了标致的Coupe和Cabriolet相结合的概念,作为一款小型硬顶跑车,标致207cc的车身尺寸分别为长4037毫米、宽1972毫米、高1397毫米,轴距为2540毫米。详细>>8、起亚Shuma作为起亚中国力推的一款双门跑车,SHUMA(速迈)的问世标志着起亚汽车进军中国跑车市场的巨大决心。这一款纯正意义上的双门轿跑车,无论是外型还是做工,抑或是充满运动感的车身设计和实惠的价格,势必会让SHUMA(速迈)成为汽车市场的一抹亮色,时尚一族的焦点。详细>>9、雪铁龙DS3雪铁龙DS3侧面的设计则更为活泼,不规则的车门剪裁很大程度地提升了辨识度,配合花瓣造型的轮圈,看起来十分动感。车尾整体造型敦实厚重,并采用了溜背式的设计。内饰采用了悬浮式屏幕,下方则是菱形布置的多媒体控制区域,造型十分别致。两侧空调出风口和挡把附近也采用了类似菱形的设计。驾驶位则配备了平底式多功能方向盘,进一步提升运动气息。详细>>10、宝马2系敞篷宝马2系敞篷有1.5T和2.0T分为硬顶轿跑车和软顶敞篷车两种,并且都有装备M运动套装的车型可选。相比国产1系,2系的车头线条明显要更加扁平、流畅,前大灯以及前包围的线条也使整个车头更加立体。短前悬、修长的发动机舱以及后移的驾驶舱都表明了这是一台标准的后驱轿跑,其完美的车身比例绝对是那些前驱轿跑所不能及的。详细>>更多相关榜单跑车排行榜01十大平民跑车排行榜02世界十大时速最快跑车03世界上最贵的十款跑车04100万左右跑车排行榜05十大热门敞篷跑车排行榜0630万左右跑车排行榜0750万左右跑车排行榜08十大顶级跑车排行榜09世界十大加速最快跑车10世界十大最热门的入门级跑车11十大平民跑车1210款时速最快轿跑车13四十万左右的跑车排行榜14全国十大跑车4S店15重庆市十大跑车4S店16深圳市十大跑车4S店17成都市十大跑车4S店18上海市十大跑车4S店19北京市十大跑车4S店20南京市十大跑车4S店21武汉市十大跑车4S店22郑州市十大跑车4S店23长沙市十大跑车4S店24昆明市十大跑车4S店25济南市十大跑车4S店26广州市十大跑车4S店27杭州市十大跑车4S店28沈阳市十大跑车4S店29西安市十大跑车4S店30宁波市十大跑车4S店31无锡市十大跑车4S店32湖南省十大跑车4S店33天津市十大跑车4S店34大连市十大跑车4S店35福州市十大跑车4S店3肥市十大跑车4S店37南昌市十大跑车4S店38东莞市十大跑车4S店39青岛市十大跑车4S店40哈尔滨市十大跑车4S店41河北省十大跑车4S店42苏州市十大跑车4S店43厦门市十大跑车4S店44浙江省十大跑车4S店45温州市十大跑车4S店46福建省十大跑车4S店47辽宁省十大跑车4S店48广东省十大跑车4S店49四川省十大跑车4S店50山西省十大跑车4S店51佛山市十大跑车4S店52江西省十大跑车4S店53河南省十大跑车4S店54安徽省十大跑车4S店55湖北省十大跑车4S店56陕西省十大跑车4S店57江苏省十大跑车4S店58山东省十大跑车4S店更多20万左右汽车排行0120万左右汽车排行榜0220万左右新能源汽车排行榜0320万左右SUV排行榜0420万越野车排行榜0520万左右二手车排行榜0620万左右最省油轿车排行榜0720万左右最省油SUV排行榜0820万左右的国产房车0920万左右日本车排行榜102021年20万左右汽车排行榜112018年15-25万汽车销量排行榜

故意撞上变道加塞车辆,还是对方全责吗?

50万以内动力最好,如果你不要求车型定位、空间等,只从动力而言,那么最直接的就是小钢炮了,0 1的加速时间5s左右的,都可以称为强动力了,至少秒杀马路上95%以上车型还是没问题的,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能扮猪吃老虎,哪一个看上去都很低调,而实际上都不是吃素的。

奥迪(进口)S3

39.98万

很少看到奥迪S系列的车型和普通版车型的差异像S3和A3这么大,或许是对这类小车来说,奥迪比较放得开去把它打造成一款彻头彻尾的运动型车,反正受众都是年轻人,不用顾虑那么多,让这些人喜欢就行了。相比起来,什么S8、S7则考虑的层面就太多了,甚至外形看上去都不够激进。S3是真正地展现了奥迪在“改装”方面的实力,就视觉效果来说,已经不输给任何一个竞争对手了,这是在奥迪车上很少见到的情况。要知道,这还不是RS3呢。

内饰:运动了但不要丢了配置

内饰延续了奥迪S系列的特点:不做夸张的调整。只在与驾驶员有关的部位,S3更换了更适合驾驶的元素,例如更小尺寸的方向盘,摩擦力更好的座椅,以及一些如金属踏板的辅助原件,不过最重要的是提供了A3没有的“驾驶模式”选项。不足之处也很明显,如一键式启动按钮、座椅加热这些本该具备的配置都不是标配,座椅调节功能也比对手少了很多。

驾驶:完成自我超越 新手也能跑得很快

奥迪S3配备了目前奥迪调校得最好的2.0T发动机,数据输出惊人,大幅超越了宝马的2.0T高功率发动机。搭载6速双离合变速箱和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可以肯定的是,这款车的本钱是有了,剩下的就是悬挂的调校水准了。

奥迪S3的动力表现确实非常好,实际的加速性能和其发动机参数是吻合的。油门一脚踩下去就是高性能车的样子,这也符合S系列的水准,紧凑级车配小排量发动机,性能并不比S6、S7逊色太多。可以说,奥迪S3的加速过程算是很“躁”了,但从同类型车的表现来看,它还是更偏线性一些,高低转速没有太明显的差异,变速箱也不像如宝马M235i那么铿锵顿挫。可以说,它“躁”得很平顺。

奥迪S3拥有了难能可贵的排气声浪,这是在其它S系列车型中从未听到过的好声音。而且,奥迪S3在驾驶模式选项中还可以自定义发动机声音的高低,真是意外的惊喜。在这款车上,速度和声音终于兼备了。

关于S系列的特点,从我们的测试经验来看,这些车型在动力系统上的增强要远远高于对悬挂系统的改变,所以我们根本没对S3的操控性抱有希望。但仍然意外的是,它又给了一个惊喜。

惊喜就来自于,奥迪S3的悬挂调校和A3有了天壤之别。悬挂并没有多么硬,甚至在通过比较小的减速带时还能体会到一些柔韧的感觉。这种德系车特有的风格非常适合中国特色的道路,细微的颠簸可以很好地过滤掉,但这丝毫不影响它的操控表现。在山路上的肆意驾驶,甚至感觉不到车身有侧倾和推头的现象,很明显这款车的悬挂调校和前后轴配重都达到了很好的平衡。这是一款让新手也能开快的车,它的出错极限要远远低于同级别的后驱车。但别误会,我们所说的是四驱更易于常人驾驶,并非哪种驱动形式更好。

由于方向盘尺寸更小,车身也很紧凑,所以尽管还是奥迪车的转向感觉,但指向性和转向力度都达到了运动型车的水准,至少,驾驶乐趣是出来了。从这款车的整体调校来看,它在S系列中算是最有驾驶乐趣的一款车了,我们甚至认为,它在很多地方都和RS5非常的像。

加速测试中,S3的2.0T表现出了高素质。其实,这主要归功于对转速限制的“解禁”,不管大众的DSG还是奥迪S-tronic,出于对变速箱的保护,是很少允许转速超过2000转起步的,这让它们在起步时会吃亏,尤其是四驱车型,如果不允许高转速起步的话,那四驱系统在起步时就会失去很多优势。

S3的亮点就在于放宽了这个限制,用S挡起步,转速可以升至4000转,这让它在起步时可以释放更大的扭矩。加速成绩便也是出奇地好,一次就进入了5秒大关。这个要宝马M235i严格地控制起步转速,和起步后小心的加速才能靠近的成绩,S3只要一脚油门到底就轻松跑出来了,这就是四驱系统的优势,“不打滑”。

进口大众-高尔夫R

40.78万

外观:MQB平台的极致产物

内饰:将运动精神坚持到底

动力:EA888、6速DSG、4Motion的化学反应

奔驰的AMG系列车型都有着自已的符号,当然在普通版基础加上AMG套件也能实现大部分的运动气质,但对于足够动感的新A级,AMG套件所带来的视觉冲击效果似乎平淡了许多,在前脸、尾部的细节上不同体现这款车蕴含的真正实力,毕竟在官方操刀的改装。

当然,狂热的车迷喜欢加上自已的个性符号,这款A45 AMG的外观套件则在细节上显示出应该有的运动元素,比如轮毂、卡钳等细节方面直观地提升视觉效果,至于风刀、尾翼等扰流效果,个人觉得装饰作用更大些。

A45 AMG采用前4后2铝制单体制动卡钳布局的它较原厂性能有着一定提升,套装大尺寸AMG卡钳改成红色,与黑色轮毂搭配更有运动激情,通风钻孔的刹车盘前后刹车盘的直径分别为330mm和280mm,相比普通版A级同体积的铸铁刹车盘,质量减轻50%左右。

尾部加了扰流尾翼后更显动感,得益于AMG车型更低的车身,加上造型更加夸张的后保险杠,非常具有层次感。当然,这些装饰在普通版上也能实现,不过在上方的A45 AMG字样已经告诉后方的车辆,勿轻易挑畔!

新A级的内饰已经相当运动化,AMG版本则需要在这个基础上强调颜色和材质所带来的运动激情,从方向盘到中控饰版,以及专属赛车座椅,都透露出AMG特有的气质,一般来说,普通版的套件更侧重外观,而AMG版内饰的许多材质正是许多套件无法实现的。

不仅是视觉上的颜色冲击,AMG版本在触手可及的地方都进行了强化,比如方向盘的翻毛皮手感、金属材质的换档拔片,与众不同的换档杆都有着全新的感官认识和体验。

值得一提是A45 AMG赛车座椅设计在视觉上非常抢眼,不仅是红黑的颜色搭配,材质上也有着不错触感。当然,更出色的还是其支撑性和包裹效果,如果选装上四点式赛车安全带,可以直接下赛道驰骋。

动力方面:最强2.0T

A45 AMG将搭载2.0升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265kW,在2250-5000转时最大扭矩可以达到450Nm,其0-100公里仅需4.6秒,动力参数和加速成绩上超越了更大排量的宝马1M和奥迪S3两大对手,不过在转速暴发上要稍晚一些。

与发动机匹配的是AMG SPEEDSHIFT 7速双离合变速器,360Ps的马力能从容发挥就靠它了。此外AMG 4MATIC四驱系统也是亮点之一,据介绍这套系统在重量上比对手同样的系统要轻25%。在操控上保证了更高的灵敏度。

看到“50万” “动力好”这两个字眼我知道一些人又要说“比亚迪唐啊!”我对此暂不发表评论。。。 咱们来理性的分析一波,我也曾经在这个价位动力好的车里纠结了很久,大家知道我之前有一台A45,但这不代表a45是我认为50万以内动力最好的车。

首先我要说一点,提到动力好,大家都会拿0到100公里加速成绩来比较,但其实这是错误的,键盘车神才会这么比。每个人对于一辆车动力的好坏理解都是不同的。有人觉得提速那一刹那的推背感强就是动力好,有人觉得前段平顺后段持续有劲是动力好,有人觉得过弯有人车合一的操控感是动力好,甚至有人认为声浪大就是动力好。就像虽然a45百公里4.2s,v8那代m3百公里4.9s,但我开完觉得m3动力更好,04秒杀a45。 所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因人而异的。

钢炮跑的快这点我自然不用多说,但钢炮的价格和保值率都是相对高的,我先说几个价格相对低,虽然加速成绩不如钢炮,但也“动力好”的车型。

再者就是操控好可玩性好的手动挡车型,这里强烈给大家推荐嘉年华st,虽然福克斯RS也是很好的车,但价格已经属于40万级别了,而且现车很少。嘉年华st虽然只搭载了1.6T182的发动机百公里6.9s,但那个操控感和可玩性谁开谁知道,大家有兴趣可以找身边开这个车的车友聊一聊,是一台激发你驾驶欲望的小车,在我眼里动力很好。正因如此,他的保值率也很高,2013年18.59万的车车况好的现在还能卖到15万。

下面就给大家列举下几款小钢炮,无非就是大家熟悉的高尔夫7R,奔驰A45,奥迪s3,福克斯RS。

其中我选择了奔驰a45,有几个原因,第一是奔驰a45是我认为这几款车里内饰和整车质感做工做的最好的,毕竟四五十万的车,我还是想让他的配置高一点摸起来上档次一点。其次我喜欢那种傻快傻快的起步推背感。当然我买的那会儿福克斯RS国内还试不到也买不到,要是试过可能也会移情别恋吼吼。

这几款车里奥迪s3是开起来最轻快的,也是改装潜力最大的,也很好改,改装过后百公里3秒多不是很难,像a45的改装空间就很少,如果不是大神或者牺牲很多东西是改不进4秒的。其中a45和高7R开起来比较像,都有很明显的涡轮迟滞,感觉踩到底要等能有两秒,然后会狠狠地把你推出去,不过要是适应了还是挺上瘾的。其中操控最好的是福克斯RS,那个车做的很均衡,还有个1好玩的傻瓜漂移模式,其次是s3,然后是高7最后是a45。其实高尔夫7是开起来最均衡的,但过于低调的外观和个人认为过高的价格让他的性价比在中国变得很低,真是可惜啊。 最后还有一款50万以内的小钢炮,雷诺梅甘娜,那个车在赛道上的表现非常好,但对操控者的驾驶技术要求比较高,不太推荐日常开。

最后祝大家选到自己喜欢的车呦~

看级别来分。

紧凑级:奥迪S3,宝马240/140,奔驰A45,高尔夫R,福克斯RS。

中级车:宝马330,英菲尼迪Q50S 3.7。

中大型车:奥迪A6 3.0T低功率。

SUV:GLC300,宝马X32.0T高功率,讴歌RDX3.0。

等等。这是我心里这个价位的动力比较好的候选车。

追求动力的话,广东东莞你可以20不到买到09年宝马M6, 20多点买到成色很新的12年宝马X5 5.0排量。 还有2011年出厂路虎揽胜5.0T 也是不到30万

都是实车拍摄

朋友,你好,很荣幸能回答你的提问!

拒绝一切复制粘贴,根据实际问题做出实际分析!

根据问题描述,50万以内动力最好的车型,也看了部分回答,都是各种奔驰、宝马、奥迪、小钢炮、大钢炮等等,然后对某些车型大做分析、各种唱高调等等,看完这些,感觉挺可悲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根本就没有考虑自主品牌,其实50万以内,单论动力而言,最好的是我们的自助品牌,比亚迪—唐!

在品牌的影响力上虽然不及豪华品牌,外观可能也不好看,但就拿动力而言,比亚迪唐是一款不折不扣的“猛兽级”车型

从上图可以看出,价格相近的宝马X1最大功率为100KW,最大扭距为220N·m,汉兰达最大功率为162KW,最大扭矩350N·m,汉兰达的动力表现已经是非常不错了,而唐在发动机和电动机同时工作的动力输出是最大功率371KW,最大扭距更是达到了惊人的820N·m,这也是其百公里加速能在4.9秒内完成的原因所在,热度比较高的奥迪S3,其动力输出最大功率为210KW,最大扭距是380N·m,虽然2.0T的发动机表现非常抢眼,但是单单在动力上还是远不及唐。

有人会说唐有电动机,所以动力好,但唐终究是一款车,而且售价50万以内,实在想不出哪款车的动力要比唐好,即使是电动、混动车型。

国产车在整体上跟合资车确实还有一定差距,但是同级别的价格低,这是其优势所在,个人认为国产车与合资车进行对比的时候,同一价位的车型进行对比,这是比较公平的,而且如果没有国产车,那现在买一辆桑塔纳可能还得要20万,可以不爱,但请不要伤害,即使是买合资车,价格上得到优惠是国产车的功劳。

凤凰牌28寸,采用最古老的脚蹬子发动机,动力无上限,全靠车主调教,百公里加速为一直被刷新,无准确时间,最高时速至今都没一个准确数值。总是看新闻,这里车浸水那里车泡水的,开个越野车爬个陡点的坡搞得很牛逼似的,凤凰28别说浸水,就算你把它泡水里,没错,是泡,泡个一年半载拿出来,上点油照样风驰天下。爬坡方面,别说什么陡了,就是爬山都没问题,一个不喜欢,我扛在肩上就过天桥,多方便,售价方面不到45万,可能400左右吧。

你这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动力,那就只要抓住两个关键,一个是发动机另一个是变速箱,如果一台凶猛的发动机配上一台聪明的变速箱那绝对是事半功倍的。

我到 汽车 之家上找了一些50万之内能买到的小钢炮来进行横向对比,还有一台国产神车,这样更直观一些。(A45、RS3、M2这些钢炮小王子,50万都是买不到的,预算要60左右,这里就不列出了。

价格方面唐最占优势

看一下,除了宝马M140i是六缸,其它都是四缸机,发动机方面福克斯RS有一点优势,但最大功率其实是唐比较高,因为它有两个电机,加起来已经超过500匹的马力了,扭矩得益于它的两个电机加起来也有820N·m。但是,它是一台中大型SUV,再加上变速箱和其它几个比也有点差。所以加速能力和最高时速都是垫底的。

官方公布的加速成绩,可以做一下参考,福克斯RS因为是手动挡,所以很难达到官方的这个成绩,总的来说50W以内还是M140动力更强一点。不过要注意的一点是这里的是2017款的M140,2018款其实和2017款动力上没有什么区别,但是2017款现在有优惠,有的地方裸车甚至只要30几万,但2018款还得再等等,刚上市,现阶段应该是没什么优惠的。

必须是 奥迪(进口)S3 39.98万

很少看到奥迪S系列的车型和普通版车型的差异像S3和A3这么大,或许是对这类小车来说,奥迪比较放得开去把它打造成一款彻头彻尾的运动型车,反正受众都是年轻人,让这些人喜欢就行了。

马牌CSC5 225/40 R18

排挡杆、MMI操作台、电子手刹、自动驻车系统

2.0T涡轮增压发动机

6速双离合变速箱

S3是真正地展现了奥迪在“改装”方面的实力,就视觉效果来说,已经不输给任何一个竞争对手了

感谢提问!我是知识问答百科,我来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50万以内,动力最好,我给您推荐四款车:

第一款是国产车,比亚迪唐,2015款四驱极速版,这是一辆插电式混动车,虽然发动机自身数据一般,但是电机吊啊。零百加速官方成绩只需要4.5秒,不过已经停售了。

第二款奥迪s3,搭载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匹配7速双离合,最大马力290匹,峰值扭矩380牛米,最大功率213千瓦,官方零百加速成绩为4.8妙。

第三款英菲尼迪q50,3.7L 车型,搭载3.7L V6发动机,匹配7速手自一体变速箱,最大马力351匹,峰值扭矩361牛米,最大功率258千瓦,官方零百加速成绩为5.3秒,实测5.63秒。

第四款大家都熟悉就是高尔夫R。同样搭载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匹配7速双离合变速箱,最大马力290匹,峰值扭矩380牛米,最大功率213千瓦。官方零百加速成绩为4.8秒。

在大街上看到这几款车,三个字:请远离!

奥迪S4

奥迪S4是奥迪家族最具性价比的成员之一。搭载3.0升涡轮增压V6发动机,在排量上比RS4还要高出0.1升。动力输出也毫不含糊,354马力、500N·m,0-100km/h加速成绩仅4.7秒。更重要的是,奥迪S4也是刚刚完成中期改款,虽然外观上张扬着十足的运动气质,但是却和现款A4L运动版差异不大,所以在街上十分内敛。当然,你要是愿意的话,一个红绿灯即可秒掉这条街上所有的车。

奔驰A45 AMG

和街上更常见的43和35系列不同,A45 AMG是正宗的AMG家族成员(发动机上带签名的哦)。作为地表最强A级车,离经叛道的AMG工程师将一台2.0升发动机压榨住了387马力,峰值扭矩480N·m。在奥迪RS3断档之际,让A45 AMG成为了同级别独孤求败的存在。

如果二手车也在备选中的话,那么选择就会更加丰富:奥迪RS3、奔驰C43 AMG、福克斯RS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全国统一大市场”背后的大思考

变道加塞的车辆全责

1.正常来说,变道车辆全责

一般来讲,撞上变道加塞的车辆,基本上都是对方全责,是故意的,这不一定好说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44条规定。在道路同方向划有2条以上的机动车道的,变更车道的机动车不得影响相关车道内行驶的机动车的正常行驶。

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变道全责”的来源,实际处理事故的时候,基本上也是按这样来操作的。

2.需证明是故意的,撞车者才可能担责

如果说是故意去撞加塞的车子,理论上来讲的话,确实应该是撞车者负全责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60条的规定: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

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故意”这个行为其实是比较难取证调查的,所以变道加塞方一般是拿不出证据的,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会被判个全责。

比如说:2016年3月5号,广东东莞发生了一起事故,一辆大众变道加塞,被旁边的比亚迪「pong」一下,不是撞得翻掉了嘛?

那个时候是上大新闻的,现在视频说不定都搜得到。之后,交警是认定大众负事故全部责任的。如果大众车主能拿出证据证明比亚迪真的是故意撞的,那他就无责。

3.行车记录仪有记录的情况,怎么处理

能拿得出的证据基本上就只有行车记录仪的画面。行车记录仪拍的视频能不能当做证据呢?

实际上,除非记录仪上面有声音,清清楚楚地录下来你亲口说“你这个家伙,我今天就是要故意撞的你”等等这些明显的话,否则也没有办法被定责。

哪怕是记录仪记录到这个车子看它这么加塞过来了,明显「轰」一脚加速,也是没有用的。比如说,2020年11月13号,发生在杭州萧山的一起事故:一辆白色的SUV变道加塞的途中,被后方轿车给「bia」撞上去了。

行车记录仪以及监控画面显示轿车是有明显加速行为的,但交警最后还是判了SUV全责,理由是无法判定轿车有故意行为。加速是加速,故意是另外一回事,对不对?

没必要故意撞,撞之后自己也很麻烦

4.能让就让一下,修车也要浪费时间精力

虽然一般来说都是判变道方全责的,但遇到加塞的时候,建议各位朋友平平安安、和和气气就好。

如果没有太大影响,让一下也不是不可以,毕竟撞了之后,修修车、二手车的贬值率......这是算我们头上,对方也不赔,是不是?

而且这么「bong」一下,这么一搞,轻则半个小时,重则大半天,开车堵一下,3分钟换大半天也不是不划算,对不对?

时间就是金钱,如果工资高一点的话,就越加值钱了。给你粗粗算一算,比如说:1个月工作是176个小时,工资是8000块钱,1个小时就值45块钱了。

4.能让就让一下,修车也要浪费时间精力

撞了之后,等交警,“哦,交警你来了。”已经约100块钱亏掉了,如果算上修车、办手续,大半天算上就更厉害了。比尔·盖茨以前不是有个视频很有意思的嘛?他说:“我想买辆兰博基尼......哎,我钱存到了。”就有这么个视频的,对吧?

所以说:碰到变道加塞的这种情况,让个几秒甚至是几分钟,一般也比浪费几个小时,甚至是大半天要来得要好的。

5.故意撞,你无法控制后果

再次,故意撞上去之后,后面的事情的变化和情况,其实我们不一定把握得住的。

变道加塞导致的事故是容易产生其他违法犯罪行为的,索子剑等人在《汽车与安全》期刊发表的论文,《我国路怒驾驶现状及其诱因分析》。上面:变道加塞等路怒行为,最终有可能会演变为非交通类的违法犯罪行为。

最典型的就是故意伤害了,下车来打架了,占比46%;其次是寻衅滋事,占比19%;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占比16%。所以说,真的撞上了,也尽量心平气和,不要去发生冲突。

「bing」一撞上去:“叫你加塞!”人家过来:“加塞怎么了?”就打起来了,对不对?千万别。

5.故意撞,你无法控制后果

变道加塞被撞,大多是变道者全责。总得来说,故意撞上变道加塞的车,大部分情况真的就是变道者全责,除非他有证据来证明后车是故意的。

但是,发生事故之后,不管谁全责、谁无责、谁故意、谁不故意,有可能会打起来,还不如让一让就算了。再加上大家都是体面人,大家都有收入,工资也是不便宜的,对不对?

开车时撞死宠物狗,责任到底算谁的

如果撞到的不是车,撞了条狗,狗变道加塞:“它不是横穿穿过来了?我「bong」一下把它撞到了。”算谁的?怎么赔?有的时候,明明没有撞到别人,为什么自己也要承担这些事故的责任?它也总归有它的道理,虽然听起来比较奇怪。

沃尔沃的SUV在成都生产?

“全国统一大市场”将重塑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值得我们好好研究。

作者 | 里普

商隐社研究团队商业组

“全国统一大市场”所要破除的是地方保护、市场分割,而所要建立的是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要素和资源、监管等,以及互联互通的物流、信息交互渠道、交易平台等。

最终是为了构建一个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为内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提供基础支撑。

“统一”的反面是“分割”。

市场被分割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气候、地形等自然层面的,会影响交通运输,增加物流成本;二是地方保护、垄断等造成,增加的是交易成本。

过去40多年,中国在铁路、公路、机场和航空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大规模投资极大改善了自然条件对市场的分割,一系列制度改革也降低了交易成本。

以前地方保护主义非常严重,尤其是2001年我国推行所得税分成改革前,企业所得税按行政隶属关系上缴:中央企业交中央,地方企业交地方。

这样,地方政府自然就有动力创办价高利大的企业,比如烟厂和酒厂,这些都是创税大户。

所以在一段时间内,各地烟厂、酒厂等越办越多,而且当地人只能从本地购买。

于是,辽宁盘锦的居民只能喝到辽河牌的啤酒;汉中的烟民只能抽到当地卷烟二厂出的一种香烟;江西平乡的企业,只能购买到当地加油站出售的成品油;四川剑阁的农民只能购买本地的农资产品......

地方保护所保护的是落后,多掏钱的当然还是消费者。

地方保护也把企业的发展压缩在特定区域内,很难拓展出去。

双汇董事长万隆就曾不止一次地感叹:

“双汇最大的敌人并不是强大的跨国公司,国内的地区封锁、‘诸侯经济’、地方保护主义才是双汇最大的对手!”

双汇应该算是跟地方保护扭打最激烈的企业之一。

在网上搜索一下,几乎能看到双汇在各个年份,不同城市遭到的被“封杀”新闻,其业务员被打的事件也并不罕见。

1999年,靠生产火腿肠起家的双汇在激烈的竞争之外找到了一个新项目——冷鲜肉。与冷鲜肉相区别的是“热鲜肉”,大多在凌晨杀猪,清晨上市去卖,一把刀杀猪,一杆秤卖肉。冷鲜肉要进行低温冷却排酸工艺,在0—4 的低温下贮藏、运输和销售。

彼时,冷鲜肉在国外流行,而国内鲜为人知,其销售总量仅占猪肉消费总量的10%左右,市场前景广阔,双汇打算在全国建连锁店,专卖冷鲜肉。

全国建猪肉连锁店,就必然会动当地屠宰企业的蛋糕,当地屠宰企业就会亮出杀猪刀。

当地企业为什么不也做冷鲜肉与之竞争呢?

因为这就要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冷链化改造,生产、运输、销售都靠冷链,投资数以亿计,地方企业难以承受。

当时的双汇营收近60亿,还在深交所上市了,市值20亿。

当地企业当然也不是普通的屠宰公司,大多拥有当地政府商务部门血统,当时《生猪屠宰管理条例》执行者之一便是各地商务部门。

于是,除了一些大中城市,双汇在辽阳、东莞、黄石等都发生了几乎情节相同的被驱逐事件。

所不同的是,有的是政府发文阻止;有的是不给办相关证件,强行关店;有的被“执法队”阻挠。

2003年,双汇在全国多个城市遭遇封杀,甚至遭遇暴力事件。至当年8月底,仅公开没收、堵截双汇冷鲜肉的事件就达50多起。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当时组成了一个调查组,他们分析认为,各地出台的文件五花八门,主要包括:设置政策壁垒;设定“技术壁垒”;限制销售品种、渠道、数量等;重复检疫、收费。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10年之后的2013年5月,“肉类行业巨头”双汇虽以71亿美元巨资收购了美国最大猪肉企业史密斯菲尔德,但在一些县城仍不能腾挪半寸。

当年10月发生了“10.3江西弋阳暴力打砸事件”,双汇在弋阳的门店被当地肉贩打砸,员工被打伤,门店一片狼藉。

虽然看起来是同行之间的争斗——双汇进入前,弋阳县每天屠宰80-90头猪,双汇每天能卖5头猪的肉,市场就那么大,别家就得少卖5头——但起因是县政府印发了与国家规定不符的红头文件,限制其它品牌猪肉在当地销售,给了当地企业驱逐双汇的支持。

所以即便很早就成了行业巨头,“双汇的生鲜肉在全国有90%以上的地方不通畅”。

一家行业巨头尚且能有如此遭遇,与地方利益冲突的其他品牌就更不用说了。

近几年,“只能抽本地烟、喝本地酒”这样的现象基本不存在了,而类似双汇被“封杀”的新闻也变得零星,但地方保护主义却没有随之凋亡,而是换了种形式——过去主要在商品领域,现在逐渐转向服务业和生产要素领域,或以技术、标准的形式存在。

近几年在地方保护的泥潭中陷得相当深的要数新能源 汽车 。

新能源 汽车 无疑是近几年制造业领域的大热门,造手机的、搞房地产的、卖酒的也都去造车了,去年其在中国的产销量均突破了350万辆。

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前期,政府补贴发挥了很大作用,今年底补贴退坡,这是实施新能源 汽车 补贴政策的最后一年。

从2009年开始、到今年退出的13年补贴,与有“地方特色”的政府采购,共同构成了新能源 汽车 地方保护的两种方式,与新能源 汽车 的爆发式增长相伴而行。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曾在2016年的一个论坛上说到了前一年自家的比亚迪“秦”和“唐”卖得有多好,末了来了句:

“如果没有地方保护主义,这个量还可以再翻两倍。”

据媒体报道,那次论坛上,王传福口误将“地方保障”也错读成了“地方保护”,主持人笑称:“这虽是无心错误,但真正反映了地方保护对于新能源 汽车 发展带来的阻力。”

地方为提高当地税收收入,会要求进入的企业在当地注册销售公司甚至厂房,或者要求企业配套当地的核心零部件。这被称为“投资换市场”。

在一次采访中,当被问及“明确说你必须设厂,我才采购你的产品的,这个比例多不多?”时,王传福答“很多”。

还有就是,虽然国家已对新能源 汽车 补贴的产品及技术标准有明确规定,但地方还是会设立自己的产品技术标准,偏袒本地 汽车 品牌。

比如上海2016年2月23日发布的《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 汽车 暂行办法 (2016年修订)》,额外规定了补贴插电式混合动力 汽车 的3个条件。

结果,政策发布时上海市场只有上汽荣威e550同时满足这3个条件,成为该政策下的最大受益者,这很难认为只是巧合。

同样,虽然一般的混合动力 汽车 并不在国家规定的新能源 汽车 范围内,但广州也曾对其进行了补贴,偏向其本地的广汽丰田,而区别不大的一汽丰田卡罗拉则被排除在外。

除此之外,一些地方政府通过对外地企业进行重复检测、要求其在当地进行测试平台建设或者要求其自建充电桩等手段,增加了外地企业获得补贴的隐形成本。

地方政府之所以极力进行地方保护,很大程度上源于地方财权和事权的不匹配。

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财权集中到了中央,通过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让地方政府有足够财力维持运转。但地方政府承担了发展经济的任务,扮演的角色也多,支出大大增加。

所以,地方政府希望把有限的补贴留给本地企业,“肥水不流外人田”,让本地企业取得的良好效益转变为财税收入。而由于车辆使用地的税收远远不及制造地,所以地方政府更倾向于支持本土企业。

新能源 汽车 地方补贴逐渐退坡后,除了政府采购领域,地方保护主义的发挥空间大大缩小。

但当下很多地方仍以促进 汽车 消费为名,进行部分地方补贴,向在当地建厂的企业及品牌倾斜。

除此之外,除了购买,购买后的换电标准、新能源二手车流通等领域都存在地方壁垒,新能源 汽车 的全国统一市场并没形成。

看起来,每家企业在其本土都是得利方,但当其跨越本土跑到别人地界,又都成了受害者,最终将是整个行业的受害。

“分割”不仅成为企业拓展市场、行业进行整合的桎梏,也是区域发展的阻梗。

前者影响企业技术和品牌的品牌的培育、行业产业链的运转,后者则影响了区域整个面上的“人流”“物流”效率。

区域分割最典型的就是“断头路”,一般位于省界、市界、县区界等的边界处,呈现出很明显的“边界效应”。

“断头路”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区域之间本身就是互相竞争的关系,后进地区希望将道路修到发达地区边界,接受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带动效应,而发达地区会担心机会流到对方一边,打通“断头路”的意愿并不强烈。

即便通过区域间谈判来解决,也很是艰辛,需要双方乃至多方充分沟通、建设用地指标和最重要的投入分摊。

往往需要开展多轮谈判,协调政府、企业、公众多个利益相关方,增加交易成本;双方辛苦谈判签署的区域合作协议大部分时候不具有法律强制性。

比如上海浦东新区与南汇区在2009年合并前,相通的路没几条,一只手就数得过来,从南汇到浦东有时候得绕一大段路至沪南公路才能走通,还难免碰到车流拥堵如蚂蚁排队。

道路建设的设想和规划其实都有,但实施的时间表却一直不明朗。究其原因,北边的浦东城市化水平高,资本云集,而南汇,农业为主。

如果道路打通了,南汇地价便宜,投资建厂的必然会跑到离浦东不远的南汇。

两区道路打通始终没法解决,最后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两区合并了,“断头路”陆续打通。

“断头路”只是区域合作被地方保护所阻碍的一个侧面反映,大多是出于本地利益考虑,阻碍区域间达成合作共识。

广州和佛山,上世纪90年代就提出要建立“广佛都市圈”,2009年3月两地签署了《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设合作协议》,强力推动广佛同城化的建设。

但实质上,这个过程推进得比较缓慢,很长时间里,双方之间的交通都没有真正做到“互联互通”,甚至也存在“断头路”。

这同样源于两地难统一的经济利益,有学者研究发现,广州和佛山两个城市的制造业结构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在占制造业比重较高的八种产业中,他们有四种是相同的;而广州和佛山的第三产业相似程度更高,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在两个城市都是占比最高的第三产业。

在经济发展同构性较高的情况下,实现两地的合作意味着两地人力、物力、财力的更加自由流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竞争。所以,在没有找到两地最佳利益组合之前,“同城化”就是缓慢的。

谈及行政边界造成的“分割”,兰小欢在《置身事内》中写道:

行政边界影响经济发展,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现象今天依然存在,尤其在生产要素市场上,用地指标和户籍制度对土地和人口流动影响很大。从长期看,消除这种现象需要更深入的市场化改革。但在中短期内,调整行政区划、扩大城市规模乃至建设都市圈也能发挥作用。目前的行政区划继承自古代 社会 和计划经济时期,并不能完全适应工业与现代服务业急速的发展和集聚。

可以看出,上述很多“分割”都源于长期以来的地方政府竞争。

地方政府竞争其实在过去40多年对中国经济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地方政府就像一个个微缩版的企业,地方长官熟谙地方经济事务,在晋升和政绩的驱动下,与其他地方政府相互竞争,招商引资,催动了当地经济的大发展。

这被经济学家张五常看作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秘籍”。但由此也带来了较为分割的国内市场。

但当前的中国已经面临新的形势,扩大内需成为战略基点,由利用他国市场为特征的“客场”经济全球化模式,转变为利用内需为主的“主场”经济全球化模式。

这就需要打掉地方保护等“堵点”,让地方政府能改善的营商环境这样的“不可移动资源”变得更有竞争力,吸引来企业这样的可移动资源。

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得好,是由于地方政府经营的不可移动资源与企业经营的可移动资源形成了好的互补效应。

换言之,企业面对市场竞争、开展创新,要以大量精力应对不确定性。而政府经营好不可移动资源,减少了不确定性,企业在资源一定的情况下,就可以把主要精力分配到市场竞争和创新活动上。

于是,企业变得更有竞争力,提供好产品,推动创新。

而且,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也能发挥出各区域的比较优势,解决城乡收入差距和地区差距的问题。

林毅夫在《解读中国经济》中提到:

如果建立起一个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东部地区多发展制造业,中部地区多发展农业,西部地区多开发与自然资源相关的产业,然后,各地的产品在全国统一的市场上进行交换,将有利于各个地区比较优势的发挥。

如果有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市场,那么东部就可以逐渐减少农业生产,改从中部购买粮食,这样一方面东部可以集中力量发展制造业,另一方面对于中部农产品生产来说,现在需求增加,价格就会上涨,东部制造业的发展就变成了拉动中部农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驱动力。

同样的道理,东部发展越快,从西部购买的资源也就越多,资源价格越高,西部居民的收入就会越高。

发展农业、资源产业就吃亏了吗?

其实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立、资源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专业地发展农业、 旅游 业和资源产业,同样可以致富。

虽然世界上富裕的国家基本上都要经过工业化的过程,但对于一国内部的不同地区而言不一定这样,因为不同地区可以有经济上的分工。

以美国为例,美国中部很多州其实主要依靠三种资源:玉米,黄石公园和大峡谷,铜矿,分别对应农业、 旅游 业、资源产业,分别依赖的核心投入品为土地、自然风光和矿产,这三样东西都不具有流动性。

对于不能动的资源,要让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富起来怎么办?区域内人口的自由流动,人减少后,人均GDP也就提高了。

事实也正是如此,美国中部很多人到东西部海岸地区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中部很多州虽然人烟稀少,但通过合理规划,生活在这里的人反而很富有。

中国中西部很多地区风景优美、资源丰富,除了服务于当地需求的工业,很多收缩城市难以发展起其他工业,如果盲目采用地方竞争的思路,继续发展不适合当地的工业,只会造成效率下降,不如依靠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来发展。

当然,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个长期的过程,正如兰小欢在《置身事内》所写:

我国疆域广阔、人口众多,建立和打通全国统一的商品和要素市场,实现货物和人的互联互通,难度不亚于一次小型全球化,需要多年的建设和制度磨合。过去几十年,从铁路到互联网,我国各类基础设施发展极快,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也冲击着一些旧有制度的藩篱。

未来,只有继续推进各类要素的市场化改革,继续扩大开放,真正转变地方政府角色,从生产型政府转型为服务型政府,才能实现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推动我国迈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

用车成本对比,纯电动车和燃油车谁更省钱?

本报讯 (记者王亚菲)上周,成都经济开发区负责人对外透露,吉利沃尔沃将在成都生产基地生产沃尔沃SUV车型。至此,吉利沃尔沃多地选址建厂的战略已经日渐明确,除在上海嘉定建设总部和轿车生产基地外,成都和大庆等地也将建设生产基地。  在上周二召开的四川省产业园区工作会议上,成都经济开发区负责人称,今后沃尔沃SUV车型将在吉利成都生产基地投产,成都汽车产业未来将形成上万亿元规模。  据了解,吉利成都生产基地占地面积为87万平方米,整体规划产能为30万辆。目前用于生产吉利SUV车型。该基地目前只有一期厂房建好并投入使用,还有近一半的土地尚未使用。  此前,上海嘉定工业开发区已被披露是吉利沃尔沃总部和轿车生产基地所在地。而且吉利沃尔沃轿车在大庆的生产基地项目7月份开工,该项目投资50亿元。吉利前海外财务部部长杜立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沃尔沃项目将在成都、大庆和嘉定3地建厂。  从目前的生产场地规划来看,成都基地用以生产沃尔沃XC60和XC90等SUV,沃尔沃S60可能落户大庆,C30小型车和V70豪华车则将引进上海嘉定生产。  截止到目前,吉利收购沃尔沃项目相关负责人均没有对生产场地做出回应。  (新京报 王亚菲)

大亚湾哪里的房子比较好,自己住的

不得不说,这几十年社会发展的太快了。在这几十年里,汽车不仅仅由稀有的奢侈品变成了普遍的大众品,汽车的品种也是在不断的增多。以前,几乎所有的汽车都是燃油车,随着现在环保生态概念的提出,很多家汽车公司都在研发新能源汽车,特别是关于纯电动车。

说到纯电动车,顾名思义,就是发动机可以不用燃料,对环境没有什么污染。所以,现在电动车是国家大力提倡的轿车。可能说到环保,对于我们普通的上班族影响没有那么大。对于我们普通的上班族来说,我们最关心的还是收入和支出问题。那么,这个纯电动车和燃油车哪个更省钱呢?这可能是我们大多数的上班族最关心的问题。

首先,我们先从最主要的汽车的自身售价开始,一般的纯电动车成本可能会比燃油车贵两万。所以,对于汽车的售价,纯电动车会比燃油车更贵。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耗油方面。燃油车耗油,对于油价,现在市场上面的油价在7.6左右。纯电动车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不耗油,只耗电,市场上面的电价是0.6一度电。所以,在耗油上,纯电动车比燃油车省很多。

那么,保修时间上呢?这个,问过很多汽车的行家们,对于保险费用还有时间,纯电动车和燃油车是差不多的。但是,燃油车的车牌一般来说会比纯电动车贵一万左右。还有一些各种各样的车船税,纯电动车都是可以免费的。但是燃油车却不可以。

中国液晶显示器的发展史

截至2020年,大亚湾万达商圈即大亚湾中央商务区的房子比较好,适合自己住。

万达商圈位于大亚湾西区,是处于深圳坪山新区、惠阳淡水中心区、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城交汇的中心地带。在这里选择房子的好处:

从商圈用地功能看,以万达广场为中心,商务功能主要位于万达东边,分布集中,科教文化主要集中于万达的北面,城市绿地主要集中在万达南面,居住用地主要集中在万达的西面和商务区的东面,成片集中分布。

这个片区的分布特点是商务中央集中,居住集中成片分布中央左右,城市绿地功能穿插居住功能。

这样分布,既实现了商务功能区和中央居住区的相对独立性,同时又将商务配套与生活配套的服务半径相互重合,配套共享,板块地缘模糊,易形成浓厚的居住氛围,从而带动组团的住宅价值。核心公园分布于紧挨商务功能的住宅片区,使得公园的利用率得以最大化。

注意事项:

1、综合城市的发展历史来看,位于几个发展轴几何中心位置的商圈,必定会成为未来城市的发展中心,无论城市新格局规划如何变动,作为房产投资置业,该片区都是值得重点考虑的。

2、购房不仅仅只是买个落脚的地方,更包含了购房者对于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随着人们经济能力的提高,需求也随之由“居住型”向“享受型”过渡。对房地产市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房子本身,良好的人文氛围和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已然能提升生活质量。

到底是吉利汽车的质量好还是奇瑞的好?

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以原电子部七七四厂(即现京东方的前身)七七0厂、上海电子管厂为代表的作坊式TN-LCD实验线开始到现在,中国的LCD产业已经走过了近三十年的历程,经历几次大的投资浪潮之后,中国大陆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TN-LCD生产基地和主要的STN-LCD生产基地,从2003年又开始大手笔涉足TFT-LCD,以京东方电子科技集团收购韩国现代三条TFT-LCD生产线和所有LCD业务以及京东方和上广电又分别投资在大陆建设二条第五代TFT-LCD生产线为标志,中国成为世界LCD产业第四极力量乃至更强的预言正在逐步变成现实。

一 产业发展历史回顾

在全球液晶显示产业发展年表上,中国的起步时间并不算太晚,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以清华大学、长春物理所为代表的科研院所和以原电子部七七四厂、七七0厂、上海电子管厂为代表的企业都开始涉足LCD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和样品制做,但一直到84年,无论是自主拼装设备还是从美国引入的设备,都是作坊式小规模的实验线,没有形成批量的生产规模,但这些实验室和实验线却奠定了中国液晶产业的基础,在这些实验线上曾经工作过的一批人,在后来中国LCD产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TN-LCD

年,深圳中航天马公司建成第一条4″规格的TN-LCD生产线,七七0厂建成第一条7″规格设备较先进的LCD规模生产线(主要设备通过香港从日本引入)。继这之后,深圳的先科集团和新加坡辉开集团合资成立了深圳深辉公司,他们也是一条7″规格的LCD生产线,深圳晶华公司也差不多同时建成一条TN-LCD生产线,在香港LCD产量占据第一位的康力公司生产线也转移到了广东惠州。随后天马二期、晶蕾、华泰等又相继建成12″以上规格更大规模的TN-LCD生产线。除上述内资建设的生产线外,以信利为代表的香港很多企业在那个时期也纷纷在大陆兴建TN-LCD生产线。八十年代末、九十年初这段时期被认为是中国LCD产业的第一个黄金期,这个时期形成了相当的TN-LCD产业规模,深圳天马公司从4″线开始,很快又建了1条7″线,在90年代初又建成1条12″线,在当时规模较大,产品质量较好,聚集了一批高水平的技术人员而奠定了其在业界的影响。

2.STN-LCD

中国大陆涉足STN-LCD是从九十年初开始,国家八五开发项目“0×200超扭曲液晶显示项目”由七七0厂和清华大学、南京五十五所共同完成。93年以后,天马三期一天骏项目、河北冀雅、无锡夏普、汕尾信利二期、上海广电液晶、迈尔科特等都先后建成12″×14″或14″×14″规格的STN-LCD生产线,生产大中尺寸的STN-LCD产品,而鞍山三特电子(现鞍山亚世光电)、汕头超声等公司建成的STN-LCD生产线,则以生产中小尺寸STN-LCD产品为主,其他技术水平较高的TN-LCD线也在这个时期顺应市场发展需要局部改造兼容生产STN-LCD产品,如深圳晶华、上海海晶等,但以上建成的STN-LCD生产线除无锡夏普能生产彩色STN-LCD外,其他生产线均只能批量生产有色模式和黑白STN-LCD产品。从九十年代末开始,进入彩色STN-LCD生产线建设热点时期,飞利浦在上海建成二条14″×16″彩色STN-LCD线,与前期已在上海建成的STN模块生产线一起,力图打造上海飞利浦LCD城,而信利在将单色STN-LCD生产线改造成CSTN-LCD生产线后,又投资建成了一条专门的彩色CSTN-LCD生产线,日资企业日本新电器则在广东东莞建成一条CSTN-LCD生产线。爱普生和optrix则分别在苏州和张家港成立苏州爱普生和张家港光王电子并建生产线,专门生产中小尺寸的STN和彩色STN-LCD,深圳天马在03年完成四期天龙工程,以一条14″×16″的CSTN生产线生产以手机屏、PDA为主的彩色STN-LCD。韩国三星继STN模块生产线之后又在东莞建成一条彩色STN-LCD生产线,长春的联信在长春建成的彩色STN-LCD生产线已进入大批量生产阶段,深圳比亚迪公司、汕头超声也在进入2004年以后相继建成彩色STN-LCD生产线,目前已开始试生产和批量生产彩色STN-LCD。

3.TFT-LCD

2000年以前,中国在TFT方面的工作仅限于部分高校和研究所在一些小范围的研究上。2000年,吉林电子集团从日本购进了一条第一代的TFT—LCD二手线,目前在生产一些中小尺寸的TFT产品.2003年2月,京东方电子科技集团用3.8亿美元成功收购韩国现代3条TFT生产线和业务,并在当年全球大尺寸TFT销售额上排名第九,该现并购进入03年中国十大成功并购案之列.2003年6月,京东方又宣布在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1 2亿美元建设第五代TFT—LCD生产线,目前这个项目进展顺利,正在调试试产,并将在04年12月底产出这条线上的第一块TFT-LCD屏,比原计划提前了近1个月,2003年1 0月,京东方TFT模块生产线落户北京,这个生产线也是京东方TFT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2003年4月,上海广电集团与日本NEC公司达成协议,共同投资1146亿日元在上海莘庄建设第五代TFT—LCD生产线,这条生产线玻璃尺寸与京东方一样也是1100*1300,目标产品是笔记本电脑、监视器以及电视用显示屏,这条线在今年6月12日工艺设备进入安装调试, 10月份完成调试生产,产出了中国第一块本土生产的大尺寸TFT-LCD,目前这条线正在向大量产阶段推进.在南京,新华日购进了NEC的第一代TFT二手线,投资约在5400万美元,总投资比彩晶小,目标产品也是定位在中小尺寸上,现正在调试、试运行,已做出2.5″的样品。

4.LCD模块

TN-LCD和STN-LCD的模块生产线由于投资小,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在中国大陆的数量比屏的生产线数量要大很高,其布局也比较分散,早期的模块厂以个人或小企业投资为主,规模较小。但近几年,随着中国大陆手机生产数量的大幅增长,对配套器件本地化的要求,以及模块产值较大和直接面对终端客户的吸引力,使很多拥有屏生产线的厂家和下游整机厂家也都开始兴建自己规模较大的模块厂,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上海飞利浦、北京三五电子、东莞三星电子、张家港光王电子、深圳天马、广州精工、上海广电液晶、京东方等一批有屏生产线的厂家,也有如深圳TCL、大连大显等有整机背景的厂家。

在TFT模块上,台湾、韩国、日本企业纷纷将生产线转移到中国大陆,LG-Philips在南京、翰宇彩晶在南京、友达在苏州、中华映管在吴江、奇美在上海、东莞,三星在镇江、日立在苏州,夏普在无锡都有自己的TFT模块生产线.造成这种转移的原因被认为来自二个方面,一是对中国未来市场的看好,第二是劳动力成本优势。

5.LCD配套材料

伴随着液晶显示器件生产线数量和规模的增大,为LCD配套的材料和设备也得到了一个好的发展空间,在LCD的三大材料中,最早实现产业化的是液晶材料和ITO玻璃。我国液晶材料的研究工作始于1969年,以清华大学化学系和北化为代表的科研院所是主要力量,1987年清华大学化学系液晶的研究成果在石家庄开始批量生产,并供应给LCD厂,这个现名石家庄永生华清的公司目前仍是国内品种最高,产量最大的液晶材料厂,由清华大学与其他公司合作将清华化学系液晶材料研究技术产业化的还有另外一家公司:清华亚王液晶材料公司,他们也可以批量生产TN液晶和中低档的STN液晶,石家庄永生华清与清华亚王一起的中低档液晶市场份额在中国大陆已占到70%以上,低档TN占到了80%以上,并有单体提供给日、德的其他液晶材料公司。除这二家之外,西安近代研究所和西安瑞联公司也在从事液晶材料的研发和生产,但以液晶单体为主配有部分混合液晶生产,另外还有如江苏高恒化工、烟台等多家企业在从事液晶材料的单体和中间体的开发和生产。在ITO玻璃方面,中国第一条用于LCD的ITO玻璃生产线是深圳南亚在87年建成的。这条线的规模不是很大,但后来在其他ITO玻璃生产线上的很多技术管理骨干都曾经在这条线上工作过,继南亚之后,深圳莱宝、深圳南玻、深圳豪威、安徽华益等又相继建成规模更大的ITO玻璃生产线,他们不但在为ITO玻璃的本地化配套上做出了贡献,也在出口供应日本的一些LCD企业,在TN液晶和ITO玻璃上,目前我们已能完全实现本地配套,LCD的另一主要材料偏光片,目前主要有深圳深纺乐凯和温卅侨业二大家,批量供应TN用偏光片和部分STN用偏光片。东莞福地在前几年从日本日合引入日合一条旧的偏光片生产线,但调试后运行状况一直不是太理想,目前正在进行改组。

洛阳浮法玻璃集团已建成日熔量250吨的超薄基片玻璃线并已开始向ITO玻璃厂供货,这是国内很多企业曾经努力但一直没突破的领域。在掩膜版上,深圳清溢、深圳美精微等公司已供应从TN、STN到CF用的菲林、铬版型掩膜版及其他配套材料,美精微是第一家专业LCD掩膜公司,而清溢公司目前在掩膜产品的产量和规模上居于领先,其公司文化和质量管理得到业界的好评,在04年获得全国质量奖,并被做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克劳斯比学院的教学案例。

在彩色LCD用的关键材料彩色滤光片上,深圳莱宝和深圳南玻已开始批量生产,深圳比亚迪引入一条线用于自己配套。

在LCD其他的配套材料上,如背光源、PI、清洗剂、光刻胶等,国内厂家也都能部分供应。

6.LCD配套设备

在配套设备方面,经过多年来各方努力,我国大陆已能生产部分LCD制造设备及测试仪器。测试仪器以高校和研究所为主,如清华大学、长春物理系都开发生产定型了如液晶盒厚测量仪、予倾角测量仪、液晶光电参数测试仪等测试设备,而制造设备从最初的玻璃切割机、偏光片切割机、灌晶机等单台设备发展到可以生产成套的TN用清洗等前段设备和摩擦线、对版线等要求更高的设备,专业生产液晶设备的厂家有北京京城清达、太原二所、深圳虎神、深圳润正、深圳航通、深圳保全等公司,京城清达是由北京量具刃具集团与清华大学、日本饭沼制做所共同合资的公司,太原二所是一家从事半导体相关工艺研究的专业所,他们都有较强的技术实力。但中国大陆液晶设备就其规模和水平来看,与LCD器件和相关材料比,仍显得滞后一些,与日本韩国相比,仍有相当的距离。需要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注。

7 开发和研究

中国大陆在液晶显示技术的基础和应用性研究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已经开始,包括清华大学物理系、化学系、长春物理所、北京化学所等单位在七十年代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之后北京大学微电子所,南开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南京五十五所等单位也相继介入这方面的研究,这些基础和应用性的研究和开发工作,虽然由于资金投入较小,没有世界级大的创新性成果,但在产业发展中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大学和研究所背景下成立的清华液晶中心、北方液晶中心也是专门从事液晶显示技术研发的单位,一些大的集团如京东方、上广电、TCL等也有企业自己的研究院或研究所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北方液晶中心侧重STN-LCD、a-si TFT、p-si TFT-LCD、液晶器件参数测试仪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曾获中国科学院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项奖励,清华液晶中心侧重STN工程化技术研究以及相变液晶、宾主液晶、宽视角等一些个性化的器件开发和导波技术在液晶中的应用、模式设计等一些偏基础性的研究,曾获得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和北京市科学进步一等奖等奖励,近二年又在人才培养上展开工作,面向平板行业举行各类技术培训班。五十五所则在STN、TFT及BTN液晶显示器件及整机军用液晶加固技术上开展工作,在加固方面拥有几项专利,曾获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励。

二 中国液晶产业的现状与发展

历经二十几年的发展,中国LCD产业从无到有,从无源跨入有源,已成为全球最大的TN/STN生产大国和产值排名世界第四的LCD产业区域,目前在中国大陆与LCD产业相关的生产厂、科研院所大约有180家,约110条的TN/ STN-LCD生产线,7条TFT-LCD生产线(含京东方在韩国的三条生产线)和众多的TN/STN/TFT模块生产线。液晶协会在2003年对65家会员单位的统计数据显示:这65家单位2003年销售值总和在132.46亿,比02年增长123%,其中显示器件107.79亿,占81.38%,相关材料12.04亿,占9.09%,制造设备1.29亿,占0.97%,其他占8.56%,从业人员大约在5万3千人,LCD年产量424万平米,ITO玻璃年产量6万平米,液晶材料年产量79.5吨,偏光片年产量96万平米。

从地域分布来看,中国液晶产业主要分布在三个区域:以深圳为中心的华南地区,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地区以及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东北地区,这与中国信息产业强势分布区域相对应。

华南是中国最早形成LCD、LCM区域性的地区,到目前仍是企业数量最多,投资成份最多元化的地区,其生产线数量占到合国的70%以上,其中又以深圳东莞二市为主,在投资类别上以台湾华泰、香港信利、香港精电、台湾劲佳光电为代表的香港、台湾投资和以深圳天马、迈尔科特、东莞SDI、东莞新电器等为代表的日美资和大陆内资为主。

华东地区是近几年刚兴起的新区.这个地区显著的特点是企业的投资和规模都较大,日资和台资企业较多,无锡夏普、张家港光王电子、苏州EPSON、上海飞利浦、上海广电液晶都有规模较大的CSTN和STN生产线,更有众多的TFT模块厂在这个区域内。产值较大,销售规模上亿、上十亿的厂多,随著上海广电集团与日本NEC合作TFT—LCD五代线的建成,还将带动TFT-LCD产业链上的其他项目,这个地区显示出很强的发展后劲。

东北华北地区目前企业的数量和总体规模都小于其他二个地区。但随着京东方在2003年成功收购韩国现代TFT三条生产线、并在北京建TFT模块生产线和五代TFT屏生产线、整合上下流产业链一系列大的动作以及其TFT—LCD销售额在2003年全球大尺寸LCD排名第9的地位和五代线建成后的带动和辐射影响,将带动这个地区成为对中国液晶产业有重要影响的区域,另外这个区域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从事液晶研发的单位和力量比较集中。还有美国三伍电子以及河北冀雅、长春联信、鞍山亚视一批有实力和后劲的企业。

这两个品牌的国产车我都开过,所以我有些见解想表达,绝对真实。

2008年,那时候我在东莞工作,元旦前夕自己花了两万元买了一台二手捷达开了整整两年没修过。2010年十月份换了一台奇瑞风云,6万多块吧,开了三年没修过第四年洗车的时候水枪一喷我的个乖乖,门槛大面积掉漆。里面全是锈,然后就去除锈喷漆,次年两边门槛又掉漆,再一看卧槽里面都快锈穿了,然后把车顶起来看地盘简直是就是无法直视,全是锈。

再开了一年(不敢上高速)然后就丢在家里就没开过。

2017年8月份,本来是打算去买思域的,结果思域要加价1.2万,真tm火爆!果断放弃。回家后,看了整整一个月的 汽车 之家。预选出三台心仪的车型,博瑞,荣威i6 长城哈弗6酷配 先去看的哈弗,试驾的时候感觉不适应suv车型,然后转到吉利看博瑞。试驾的时候非常舒服,心想找对了。试驾回店的时候瞟了一眼油耗10.2,我彻底犹豫了。犹豫之余看到店里的红色帝豪GL特别显眼,又接着试驾,感觉不错,油耗7.1,价格也便宜很多。就这样被销售人员左一个哥又一个哥的叫的我迷迷糊糊就下了订。下定之后回家路上突然反应过来,我还没去看荣威哪。。。。。

一个月以后提了gl次顶配,落地12.58万。目前开了3.8万公里,第一个月油耗最高时7.0最低时6.8,半年时间油耗到7.5,刚满3万公里的时候油耗突然稳定在7.3(目前还是7.3)不错,综合不到5毛一公里,表显和实际值出入很小。3.5万公里的时候去保养时顺便看了一下地盘没发现任何地方生锈,这点很满意。最满意的是一路以来没有修过车,但是驾驶室玻璃窗升降功能出了点问题,师傅打了点清洁剂回复正常。希望它可以开十年。

作为一名曾经的吉利 汽车 研发人员,最早也在奇瑞待过的业内人士,来说说吉利 汽车 质量好还是奇瑞 汽车 质量好。

1、如果说15年之前奇瑞 汽车 的质量好的话,从博越,帝豪GL,帝豪GS上市时,吉利的 汽车 质量与奇瑞已经不再有什么名显的差别,况且吉利的帝豪车型,也是销量很好,口碑各方面也不错的车型。

2、至于吉利最近缤瑞,缤智的上市,则代表着吉利 汽车 对奇瑞 汽车 的品质超越,下面说下原因。

3、奇瑞研发人员都是自己培养,校招大学生,而吉利则是高新挖的各个主机厂人员,充分的人员碰撞,让吉利的研发人员整体能力高于奇瑞。

4、领导层面,奇瑞过于保守,曾经的造型丑,将奇瑞拖下水就是见证,拍板领导都50多岁,领导喜欢的市场不喜欢,现在改观很多,但其他方面相对吉利市场化倡导,积极进取的领导层,真心比不过。

5、体系流程,人才济济:现在吉利依靠沃尔沃,研发体系,人员架构真是国内最优秀的水准,真是大手笔投入,整个对接研发与工厂的ME就2000多号人,整个研发近万人,平台可以共享沃尔沃的,技术很多也可以直接学习,比如领克。对比奇瑞,很少有外面技术输入,研发人员视野宅,技术迭代速度慢,这都是劣势。

6、吉利数字化工厂上过央视的《大国重器》栏目,水准直超国内自主水准。

所以,对于我来说,如果后面买车,我会优先考虑买最近一年多上市,或者后面上市的吉利 汽车 ,放心,真的可以信赖!其它很老的车型么,我还真不愿意买。

吉利与奇瑞之间的较量一直存在,就销量来看吉利具有压倒性的优势,2018年销量为151万台,可谓惊人;奇瑞在三大件质量方面有优势,在自主品牌 汽车 中算是比较注重技术的,但是销量表现并不尽如人意。通过下面这张可以看出,奇瑞 汽车 的质量表现是要比吉利好一些的。

奇瑞 汽车 在发动机、变速箱研发方面坚持正向开发,并且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就出口 汽车 量来说,奇瑞做的还是很不错,能够受到国外消费者的认可,可见其质量方面还是有保障的。奇瑞 汽车 经常与本田 汽车 相提并论,并且有人称奇瑞是国产本田,足以说明奇瑞对技术的研发还是很用心的。奇瑞 汽车 也算是叫好不叫坐,一方面 汽车 外观设计不能足够吸引人,缺少好的设计师;另一方面营销做的也很烂,其中奇瑞 汽车 的高端豪华品牌观致 汽车 ,可以说是奇瑞的一手好牌被打的稀烂。

奇瑞 汽车 ,自主品牌 汽车 的销量冠军,年销量达到150万台,成绩斐然。吉利 汽车 收购沃尔沃,成为奔驰的股东,可以说是名声大噪,很多消费者也是慕名而来。还有就是吉利 汽车 外观设计非常大方精致,符合国人的审美观,好的外观设计对 汽车 来说确实重要,尤其是对消费理念不够成熟的国内市场来说更是如此。吉利 汽车 营销做的特别好,新车上市会大力宣传, 汽车 的知名度做的非常不错。

如果奇瑞 汽车 能够将 汽车 的外观设计的更加的符合国人审美,并且做好营销,奇瑞的销量也不会很差,毕竟本身技术储备在自主品牌 汽车 中还是有优势的。吉利 汽车 能够抓住消费者的需求和审美,营销做的出色,因此销量非常出色。如果两者能够取长补短,吉利与奇瑞将会更加的强大。就质量稳定可靠性来说,奇瑞要比吉利好一些;就销量来看,吉利可以笑傲江湖,如果能够提高质量和技术,那么就有叫板合资车的资本。

在市面上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奇瑞的三大件更好质量更好,但是更多的人去买了吉利。奇瑞的三大件更好暂且不谈,从自研的角度看确实更胜一筹,但是奇瑞的质量真的更好吗?我们用数据看。

2019年初, 汽车 之家出具了一份中国品牌新车质量表现排名的报告,据 汽车 之家称,这份报告“来自真实车主对于拥车期2-12个月内车辆质量情况的调研,通过 汽车 行业内通用的计算方法和标准分析评定 汽车 质量情况的产品。”最终结果显示,国产高端品牌三剑客,领克、观致、WEY占据前三,其中领克以153个的百辆车故障数位列第一,吉利以229的指数位列第四,奇瑞以258 的指数位列第七,吉利要领先于奇瑞。

很多人表示 汽车 之家是“充值之家”,其数据结果并不可信,接下来我们看其他网站的数据。

既然充值之家数据不可信,那么我们看看 汽车 投诉网站,在 汽车 门网站出具的2018年自主车企投诉排行榜上,奇瑞全年投诉1497个,要高于吉利 汽车 的1136个,很多人表示投诉量没法参考,卖的越多,投诉量越多,但是吉利卖的车比奇瑞多啊!吉利2018年的销量达到了150万辆,而奇瑞仅仅56.8万辆,这样一比较,奇瑞的投诉销量比要远远高于吉利。

具体到车型上,奇瑞旗下车型艾瑞泽5遭到大面积投诉,车身及电气问题投诉量最大,占比高达39%,其中,车身生锈和悬架异响成为投诉热点。从投诉上看,吉利的质量比奇瑞更好。

如果说 汽车 门网也被充值了,那么我们再看看车质网,吉利总不能有这么大的能量,充值了整个 汽车 圈。车质网2018年投诉数据显示,奇瑞艾瑞泽52018年投诉数量高达674分,投诉主要集中在车身附件及电器和减震器异响和车身生锈,而前十中没有吉利车型。

其实从数据中已经可以看出,吉利 汽车 的质量表现要更好。在吉利 汽车 建立之初,吉利 汽车 的质量难以令人恭维,早期的李书福认为 汽车 只是“装有四个轮子的沙发”,这时候吉利 汽车 的质量与奇瑞 汽车 相差甚远。但是随着吉利的崛起,“博字辈”的博越、博瑞的发布可以说是吉利的转折点,自此之后吉利的质量越来越好。随着“缤字辈”缤越、缤瑞的发布,吉利的质量已经完成了对奇瑞的反超。所以三大件的自研能力上,吉利确实不如奇瑞,但是在质量上的的确确吉利更强。

呵呵,首先我不是车黑!吉利和奇瑞的质量谁好,这个基本不用问的!如果奇瑞的设计师和公关销售换成吉利那帮人的话……那完了!其他品牌的国产车都会倒闭!有人会说了‘奇瑞奇瑞修车排队’!是的当年的奇瑞修车确实排队!但不是你想的那个排队!就如同你去食堂吃饭,明明你先到的可是后面来了领导了!对不起你得去领导后面等着!奇瑞当年穷!和人家其他合资车企共用4s店,你就是先到了人家也会看看后面有没有自家车子来,如果有了,对不起你得等着!所以现在好多喷子都拿这句话形容奇瑞车子不好(你敢买奇瑞?我去奇瑞奇瑞修车排队啊),呵呵

吉利的车子不是不好,只是和奇瑞比起来不行的!车的三大件吉利比不了……

到底是吉利 汽车 的质量好还是奇瑞的好,虽然在销量上吉利是当之无愧的自主品牌一哥,但在稳定性上个人感觉还是奇瑞更好。

吉利 汽车 最近可谓是风波不断,近期召回了接近9万辆ec7,gc7,远景等三款车型,原因是燃油泵存在设计隐患,容易在行驶过程中摩擦,而造成泵油中断。另外前段时间吉利新车缤越在首秀时翻车,这也不禁让人对吉利的造车技术产生了质疑。

奇瑞相比之下则更加踏实一些,让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自主正向研发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往事,当国内其他品牌都热衷组装车的时候,奇瑞最早站出来搞自己的发动机,而且时至今日已小有成绩,acteco系列已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可,还出口到了美国,日本,意大利等90多个国家和地区,绝对算的国内第一技术流。奇瑞的最新1.6t发动机参数不输本田1.5t,同样值得国人骄傲。另外奇瑞也是目前唯一一个敢对发动机进行一百万公里质保的主机厂,我想这并不是盲目自信,而是源于对线上严格的质量把关和线下残酷的路试。总得来说奇瑞还是更能让人有信心。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组评测机构给出的国内 汽车 品牌质量排名

奇瑞百台车投诉数量为400,而吉利则是4,所以侧倾结果也是奇瑞更胜一筹。

吉利的长处是有钱,可以任性收购各种品牌,各种技术,但拿来主义能不能转化成自己的东西这个真不好说。奇瑞属于国企,经营灵活性稍差,实力也不算雄厚,但在技术研发上是不遗余力,很值得尊敬,无论如何这一票都要投给奇瑞。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发表你对此问题的观点李老猫说车

奇瑞属于半国企性质,起点相对于吉利那是高多了。但是比起一汽上汽那是差很多了,尹同跃能够想自主研发,勇气可嘉。个人不太了解奇瑞,听说研发的CVT卖掉了,上代研发的发动机据说还是很好的,新研发的发动机还没怎么用上。另外,MQB出来这么多年,TNGA已经跟上,我也不太清楚奇瑞现在有模块化架构平台了吗?请指教。这里插一句长城,长城我对他的喜爱源于H6,口碑质量很好。不过不妨开个玩笑,长城的模块化用的很好,轴距大都是2680。

奇瑞最大的缺点:

一是车型延续性比较差,当年A3红极一时,撞名了,就断了。哪怕你改名,设计风格和设计语言可以延续啊。

二是外形内饰不够美观。美观不是凭空出来的,不是工程师画几条线就可以的,是需要专门的设计师来优化比例和线条,然后配合工程师研发改进的。

这两个都是不讨喜的缺点。

吉利完全是私营企业。私营企业起家比国资难无数倍,李书福光等 汽车 生产牌照等了多少年啊?其中艰难企是外人可以想象?

吉利的黑 历史 ,老金刚,美人豹,low的真是。。。毕竟一家私营企业能有什么好的人才加盟,所以一开始别提自主研发了,有那么多钱养人从0开始研究技术吗?要不是舒服哥有摩托车的底子,模仿都未必有人能做。

所以吉利先模仿,仿制,卖出去赚钱做原始积累,然后开办职业学院积累职业工人,日系火的时候,国内很多车企仿造,包括吉利,比亚迪,长城等等,经过原始积累有钱了,再升级技术,再收购先进企业,再引进人才。吉利可以说也算3步走吧。

到现在至少有了CMA,BMA平台,脱离了仿制的路线。发动机也有了,包括吐槽很多的3缸,其实越来越多合资企业为开始用三缸,吉利的三缸因为有沃尔沃的技术,和宝马,通用等的比也毫不逊色,而如果纯粹自己研发,估计国内企业也没几个能够做好三缸的。另外双离合变速箱也有了。

博越博瑞号称最美,其实设计还是有点瑕疵,比如博瑞从后45度往前看,比例不是太好。这点日本车特别奇怪,线条看起来没有什么逻辑,乱乱的,怪怪的,但是比例控制的好,反而不容易找到明显瑕疵,不过新一代RAV4太丑了。扯远了,新的缤瑞缤越设计趋向于成熟,细节感觉很好看。

至于质量哪个好,这个谁知道呢。网上每个车型都是两派,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我觉得还是看接受度,龟毛的人,还是别买国产车,毕竟还是会有点小问题的,买了合资车,最多也就怪自己没有买进口车,不至于骂国产车。大度点的,可以购买,毕竟这个价买这个配置的车,偶然有点小毛病可以理解,能够解决就好。买车还是看运气,运气好买国产车很多年没毛病,运气不好,买雷克萨斯保时捷都很快出问题。

我是开奇瑞14款瑞虎5的,目前没毛病也没修过。在我的瑞虎群里的车主有1/3都是奇瑞A3旗云老瑞虎的老车主,那我肯定说奇瑞车好了,所以在网上就被说成奇瑞水军,有的还问奇瑞给我几毛钱,哈哈……

反过来,跟我一年买车的同事,买的吉利全球鹰GX7(就是现在的远景x5改了个名和前脸)开着也没什么毛病,也说吉利好,难道我就说他也是水军吗?

车没毛病自然车主都会说好,开的时间久了,没给自己找麻烦也就喜欢了,说好也是一种情怀,现在国产车提升很快,长城,吉利,奇瑞,长安,比亚迪,这几家大车企的车都不错,要问质量好坏,全凭点子,说各个车企的车不好的也很多,别出毛病了肯定就说不好了,很正常。不过很多车出问题也在于使用者的驾驶习惯引起的。

反言之,在我单位日产车是最多的,都说声音省油,但是烧机油换发动机,修变速箱,电瓶漏液,纯大质量问题的都有,国产车却没发现。所以,要选合资车就是丰田,丰田车在网上负面新闻几乎没有,国产车吉利,奇瑞,长安,长城,比亚迪都差不多,正常保养行驶开个十年八年的都没啥事,就看你看哪个更顺眼,更相信谁,剩下的就是点子好坏了。

当然,细节上也会有差别,用料,做工,车身结构很多吧,那就得自己仔细研究了,可以试驾,看自己更喜欢哪种风格,再一个可以去“拆车坊”网看看,对各种车进行分解,一目了然。

从08年开始,一直到11年底自己买车,期间在奇瑞a3,吉利帝豪,上汽荣威350(按上市顺序)3个论坛( 汽车 之家)潜水了3年多。看着奇瑞和上汽分别把a3和350一步步做死,吉利把帝豪一步步做成国民车。

那几年是奇瑞最风光的时候,上汽背靠大树好乘凉,吉利挣扎在最底层。

奇瑞和上汽的问题本质上是一样的,主要是两个问题,一是忽视用户,用户反馈的问题从来不会解决,要么无视(奇瑞),要么打太极(上汽),二是售后差,厂家和4s互相推诿。

吉利重视用户反馈的问题,持续进行改进,将改进的东西发布在论坛。吉利派人常驻帝豪论坛,一是收集用户反馈的问题,二是如果有用户反馈4s售后不好,会跟进帮助用户解决问题。

上汽有钱折腾的起,而且拿来主义也方便,所以活的好,奇瑞光靠补贴是不够的,由a3达到顶峰,也由a3开始了衰弱。吉利帝豪的成功,就两字,用心,用心造车,用心对用户。

一直到现在,这3家车企的表现还是一贯的风格,如果就这3家国产车,毫无疑问推荐吉利,其他国产车企没怎么关注过,不发表意见。

吉利和奇瑞是国产轿车的两大支柱,其它厂家基本属于龙套角色。

要笼统的评比质量,其实半斤八两。非要分个上下,只能说奇瑞在故障率方面要略好于吉利。而吉利由于消化吸收了沃尔沃的技术,三大件明显优于奇瑞,向合资系品质靠扰。

由于品牌战略的不同和燃油车己进入衰落期的原因,吉利的前景要好于奇瑞。吉利未来有机会进军国际品牌与日系德系抗衡,而奇瑞则更务实钟情于为平民造车。

文章标签: # 汽车 # 奇瑞 # 吉利